[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8564.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泉;李忠明;林阿霞;张玉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B60R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件 电子标签 车牌本体 防拆结构 盖板 锁紧件 车牌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被盗 粘接 遮蔽 录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RFID标签防拆结构设于车牌本体上,RFID标签防拆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盖板、锁紧件和录入有车牌本体信息的电子标签;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电子标签和盖板依次设置,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于车牌本体的两侧;锁紧件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件、车牌本体和第一固定件,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电子标签设于第二固定件远离车牌本体的一面,锁紧件的另一端与电子标签粘接;盖板遮蔽电子标签。上述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电子标签被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车牌,又称为汽车电子标识,是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并推广的,用于识别全国车辆真实身份的一套高科技系统的统称。结合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即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电子车牌成为了一种应对中国交通管理发展的新型智慧管理手段,是对物联网RFID技术提升后的一种跨界应用。
目前的做法中,嵌入在机动车号牌上的RFID标签天线,由于距离机动车的金属外壳非常近,将面临工作性能受到金属严重干扰的难题。而如果将RFID标签天线设在车牌的外部,有可能被偷盗走应用于其他车牌上,从而出现车牌信息的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电子标签被盗的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车牌的RFID标签防拆结构,所述RFID标签防拆结构设于车牌本体上,所述RFID标签防拆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盖板、锁紧件和录入有车牌本体信息的电子标签;
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电子标签和盖板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于车牌本体的两侧;
所述锁紧件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件、车牌本体和第一固定件,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电子标签设于第二固定件远离车牌本体的一面,所述锁紧件的另一端与电子标签粘接;
所述盖板遮蔽电子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所述锁紧件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盖板的材料分别为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车牌本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车牌本体的反面。
进一步的,所述车牌本体的正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嵌设于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车牌本体的反面,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车牌本体的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位于车牌本体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为易碎电子标签、防拆电子标签或防转移电子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与第一固定件扣接或与第二固定件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8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电缆测温用的RFID标签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