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9850.8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印飞;陈康成;孙志伟;李楠;田秀梅;秦可新;赵征;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6 | 分类号: | B60R19/26;B60R19/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安装支架 车辆纵梁 连接件 溃缩 本实用新型 传力结构 孔体 碰撞安全性 高速碰撞 行人保护 碰撞力 传递 吸收 | ||
1.一种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接件与车辆纵梁(6)构成固定连接的上防撞梁(1)和下防撞梁(3),所述上防撞梁(1)与所述下防撞梁(3)分别通过上安装支架(2)及下安装支架(4)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下安装支架(4)对应于所述车辆纵梁(6)布置,并对应于所述上安装支架(2),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车辆纵梁(6)之间设有具有溃缩梁(5)的传力结构,且所述溃缩梁(5)包括梁本体,于所述梁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长度中的所述梁本体的横截面具有呈多边形的孔体(503),所述孔体(503)为相连为一列的至少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支架(2)为吸能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撞梁(1)的横截面为“口”字形,并于所述上防撞梁(1)内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上防撞梁(1)长度方向延伸、且随形于所述上防撞梁(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撞梁(3)的横截面呈“口”字形,且所述下防撞梁(3)由扣合固连于一起的前板体(301)和后板体(302)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撞梁(3)中部的高度大于两端,并于所述下防撞梁(3)的中部设有透孔(303),所述透孔(303)沿所述下防撞梁(3)宽度方向设置,并环所述透孔(303)的边沿封闭有连接于两侧的所述前板体(301)与所述后板体(302)之间的筒体,且所述筒体由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前板体(301)和所述后板体(302)上的环形凸起(304)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支架(4)包括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的连接板(403),以及一端固连于所述连接板(403)上的连接支架,所述下防撞梁(3)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且所述连接支架具有平行于所述车辆纵梁(6)布置的第一支架(401),以及靠近于所述连接板(4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01)固连、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401)向所述下防撞梁(3)的端部一侧外倾设置的第二支架(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梁(5)的一端对应于所述上安装支架(2)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传力结构还具有相对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溃缩梁(5)的另一端相连的前减震器塔,以及相对于所述溃缩梁(5)、位于所述前减震器塔另一侧的悬置安装座(7),且所述悬置安装座(7)与所述前减震器塔及所述车辆纵梁(6)分别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前减震器塔(8)内,对应于两侧的所述溃缩梁(5)与所述悬置安装座(7)设有传力加强梁(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由扣合固连于一起的外板体(501)和内板体(502)构成,并于所述外板体(501)和所述内板体(502)上分别弯折构造有凹槽(505),所述孔体(503)由所述外板体(501)与所述内板体(502)对应布置的凹槽(505)围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车辆纵梁(6)固连的水箱安装支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98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防撞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保险杠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