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0966.3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冉攀;郭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63 | 分类号: | H04B10/2563;H04B10/70;H04J14/02;H04B10/54;H04B10/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经典信号 滤波器 光隔离器 收发装置 噪声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衰减器 传输 发送 降低发射功率 自动补偿信号 拉曼散射 量子系统 量子信号 密钥生成 相位波动 依次连接 融合 串扰 后向 信道 过滤 光纤 引入 | ||
1.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子ALICE、量子BOB、经典信号收发装置、衰减器、第一DWDM、第二DWDM、滤波器和光隔离器,所述量子ALICE、第一DWDM、第二DWDM、光隔离器、滤波器和量子BOB通过光纤依次连接;
所述量子ALICE发送的量子信号通过连接的第一DWDM发送到与所述量子BOB连接的第二DWDM,并经过所述光隔离器消除后向拉曼散射,再经过所述滤波器进行滤波,进而发送到所述量子BOB;
所述第一DWDM和第二DWDM均连接有经典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经典信号收发装置的发送端与第一或第二DWDM之间还设有衰减器;经典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信号经所述衰减器降低发射功率后,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或第二DWDM发送到第二或第一DWDM,并由对应连接的经典信号收发装置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ALICE采用非等臂干涉仪MZI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ALICE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激光器、强度调制器和2个分束器BS,其中,所述的2个分束器BS之间还设置有相位调制Φ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BOB采用非等臂干涉仪MZI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BOB包括2个分束器BS、相位调制ΦB、和2个探测器;其中,所述的2个探测器分别与同一个分束器BS连接,所述相位调制ΦB设置在2个分束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DWDM为采用25信道、100Ghz且信道间隔为0.8nm的复用/解复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WDM连接有3个量子ALCIE和1个经典信号收发装置,所述第二DWDM连接有3个量子BOB和1个经典信号收发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3个量子ALICE的信道波长分别为1548.0nm、1548.8nm及1550.4n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典信号收发装置的信道波长为1556.0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量子经典融合传输的噪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典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经典信号包括数据信号和同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09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