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2505.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1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坤;章诗军;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C21D9/5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退火 酸洗 系统 | ||
1.一种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不锈钢带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入口密封段、预热区、加热区和出口密封段,所述入口密封段和出口密封段将预热区、加热区封装为一封闭机构,所述加热区设有加热喷嘴,所述加热喷嘴喷出火焰对不锈钢带进行加热处理,并产生烟气;
用于对不锈钢带进行空冷处理的空冷机构;
用于对不锈钢带进行水冷处理的水冷机构;
用于对不锈钢带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与加热机构相连接,利用加热机构产生的烟气和余热进行干燥处理;
对不锈钢带进行电解处理的第一电解槽,所述第一电解槽的介质为Na2SO4溶液;
与第一电解槽相连接的第一酸洗槽,以对不锈钢带进行第一次酸洗处理;
与第一酸洗槽相连接的第二酸洗槽,以对不锈钢带进行第二次酸洗处理的第二酸洗槽;
与第二酸洗槽相连接的第三酸洗槽,以对不锈钢带进行第三次酸洗处理;
与第三酸洗槽相连接,对不锈钢带进行漂洗的漂洗设备;
与漂洗设备相连接,对不锈钢带进行烘干的烘干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机构包括第一空冷单元、第二空冷单元、第三空冷单元、第四空冷单元、第五空冷单元、第六空冷单元、第七空冷单元和第八空冷单元,所述第一空冷单元、第二空冷单元、第三空冷单元、第四空冷单元、第五空冷单元、第六空冷单元、第七空冷单元和第八空冷单元依次对不锈钢带通过空气进行冷却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冷单元和第二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为180000-220000m3/h,排烟的排放温度为180-200℃,压力为140-160daPa;
所述第三空冷单元和第四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为250000-280000m3/h,排烟的排放温度为110-140℃,压力为140-160daPa;
所述第五空冷单元和第六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为240000-260000m3/h,排烟的排放温度为80-100℃,压力为140-160daPa;
所述第七空冷单元和第八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为230000-250000m3/h,排烟的排放温度为60-85℃,压力为140-160daP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冷单元和第二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排烟的排放温度、压力相同;
所述第三空冷单元和第四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排烟的排放温度、压力相同;
所述第五空冷单元和第六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排烟的排放温度、压力相同;
所述第七空冷单元和第八空冷单元的排烟流量、排烟的排放温度、压力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酸洗槽、第二酸洗槽、第三酸洗槽上均设有用于检测不锈钢带的厚度d的厚度检测器,用于检测不锈钢带宽度a的宽度检测器以及用于检测不锈钢带的速度v的速度检测器;
所述第一酸洗槽、第二酸洗槽、第三酸洗槽的排废机构设有流量调节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槽连接有第一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对电解处理后排出第一废气进行回收处理;
所述第一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机、深度喷淋区、液滴分离器和除雾器,电解处理和硫酸钠再生来的废气通过风机被引到深度喷淋区,在深度喷淋区第一废气与洗涤溶液接触,并通过液滴分离器和除雾器实现液滴分离,其中,深度喷淋区的洗涤溶液为脱盐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带的退火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酸洗槽、第二酸洗槽、第三酸洗槽连接有第二废气处理系统,用于对酸洗处理后排出的第二废气进行回收处理;
所述第二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氢氟酸洗涤塔和脱氮装置,先通过氢氟酸洗涤塔去除第二废气中的酸成分,直至其降到限制值后,再通过脱氮装置降低氮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25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交通系统用交通指挥灯
- 下一篇:非圆齿轮传动的节能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