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5342.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校平台 自准直 调校 调校装置 全内反射棱镜 胶合 调校系统 检测系统 胶合状态 控制模块 棱镜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升降平台 观测口 显示器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包括检测系统和用于调整棱镜的胶合状态的调校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调校平台,所述调校系统置于调校平台的水平面上,调校平台上还设置有自准直仪器,自准直仪器通过升降平台与调校平台连接,所述自准直仪器的观测口设置有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器。该装置采用自准直仪器对棱镜的胶合状态进行调校,同时利用自动化调校装置进行调校,具有调校精度高、调校过程简单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内反射棱镜是DLP投影机上的核心元件,其一般由两个棱镜胶合而成,两块棱镜胶合面设计有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不等的均匀空气间隙,当光线入射到棱镜和空气间隙面时,由于入射光线满足全反射条件,光线发生全反射,进入数字微镜晶片(DMD)中,光线经数字微镜晶片(DMD)调制后,亮态下的光束直接投射至投影物镜,暗态下的出射光束则无法进入投影物镜,全反射棱镜一方面用于分离入射照明光和出射光,另一方面保证暗态光束偏离投影物镜和亮态光束,进入投影物镜,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会在两块棱镜的胶合面上镀制增透膜,以提高亮态光束的透过率,使用全反射棱镜使得系统的光路更加简单及紧凑,提高了系统的对比度,胶合全反射棱镜时要保证空气间隙均匀,且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平行,即满足光学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准直仪器对棱镜的胶合状态进行调校,同时利用自动化调校装置进行调校,具有调校精度高、调校过程简单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包括检测系统和用于调整棱镜的胶合状态的调校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调校平台,所述调校系统放置于调校平台的水平面上,调校平台上还设置有自准直仪器,自准直仪器通过升降平台与调校平台连接,所述自准直仪器的观测口设置有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器。
其中,所述调校系统包括调校工具和自动控制装置,调校工具内放置有待调校的胶合棱镜,所述调校工具侧面连接有用于对胶合棱镜进行位置微调的调校螺钉,调校螺钉与调校工具通过螺丝孔配合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可旋转伸缩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所述调校螺钉对应设置,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调节螺杆与调校螺钉接触控制调节螺钉的旋转。
其中,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调节螺杆传动连接,电机受控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自准直仪器内设置有光源和观测目镜,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由自准直仪器出射后再由被检测棱镜反射回自准直仪器内部,最后经观测目镜透射。
其中,所述自准直仪器上还设置有可调整照射角度的调节旋钮。
其中,所述调校工具上贴置有用于防止棱镜表面划伤的保护贴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装置能够使两个棱镜在胶合时根据观测图像重合情况来调节两者之间胶层的厚度,使得两个胶合棱镜的出射光表面平行,从而满足光学设计要求,进而大大提高侧向位移分光棱镜的胶合效率和产品良率。同时,装置采用控制模块和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部分的自动化调校,调高了调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内反射棱镜的胶合调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准直仪器观测目镜中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5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