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络运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5826.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11541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海力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脚垫 脚底穴位 经络运动 支撑结构 脚踏部 按压 使用者双脚 辅助设备 功能效果 凸起设置 足部健康 凸起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经络运动器。该经络运动器包括壳体、脚垫和对所述壳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支撑结构,所述脚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所述脚垫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使用者双脚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上设置有按压脚底穴位的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脚底穴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本申请解决了足部健康辅助设备功能效果不佳、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康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经络运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锻炼。足部养生、中医经络养生和运动养生理论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成型的类似辅助器械,但功能单一,同时,产品在原理应用、个性化、适宜性、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对经络的调理功能,存在安全性能不稳、使用不便、调理不显著,难于坚持等问题。而能更好地融合足部养生、中医经络养生和运动养生理论,通过个性化适宜角度的经络拉伸锻炼,达到调节经络状态,通达身体功能目的的技术与产品屈指可数,而现有的足部健康辅助设备同时存在着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的缺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足部健康辅助设备功能效果不佳、体积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络运动器,以解决足部健康辅助设备功能效果不佳、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络运动器。
根据本申请的经络运动器,包括:壳体、脚垫和对所述壳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支撑结构,所述脚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所述脚垫的顶面上设置有放置使用者双脚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上设置有按压脚底穴位的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脚底穴位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位置与所述脚踏部的位置相对,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可对所述脚踏部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经络运动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矩形方框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根伸缩杆,所述两根伸缩杆对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底座的前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前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后部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面中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部内壁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定位凹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滑动的插入所述滑槽内,并可嵌入所述定位凹部内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凹部的数量为五个,所述定位凹部对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至41°。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脚垫的顶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5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