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6703.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涛;张世国;汪玮;王敏;王毛翠;魏根宝;马锦国;葛雪萍;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18 | 分类号: | G01W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器 控制器 天气现象 冰雹 气象观测 环境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半封闭式 降水 图像采集单元 调节器 多普勒 密闭空间 模拟环境 遥控测试 可检测 可控性 遮阳棚 制冷器 检测 可控 粒径 遮阳 实测 降雨 雷达 评估 | ||
1.一种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半封闭式遮阳棚,以及设置在所述半封闭式遮阳棚内的降雨模拟器、第一控制器、降雪模拟器、第二控制器、制冷器、毛毛雨模拟器、第三控制器、冰雹模拟器、第四控制器、调节器、遥控测试平台和图像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降雨模拟器进行降雨;所述制冷器用于对模拟区域进行制冷,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降雪模拟器连接,用于当模拟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制冷阈值时,控制所述降雪模拟器进行降雪;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毛毛雨模拟器进行毛毛雨模拟;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冰雹模拟器连接,用于当冰雹模拟区域的温度值达到第二制冷阈值时,控制冰雹模拟器进行冰雹模拟;所述调节器分别与所述降雨模拟器、所述降雪模拟器以及所述冰雹模拟器连接,用于调节与所述降雨模拟器的降雨量、调节所述降雪模拟器的降雪量以及调节冰雹的粒径和发射速度;
所述遥控测试平台包括遥控器、4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2路多普勒式降水雷达以及浮空导轨,所述4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以及2路多普勒式降水雷达设置在所述浮空导轨上,用于测量降雨量和降雨种类;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4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以及2路多普勒式降水雷达沿所述浮空导轨移动;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模拟区域的气象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模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降雨喷头组、供水管路、储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水泵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供水管道,所述储水箱内的水经过所述供水管道通过所述降雨喷头组喷出,形成降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雹模拟器包括气动发射装置以及二维程控定位伺服装置;
所述气动发射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管、数字压力表和冰雹发射管,所述输气管与冰雹发射管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空气压缩机向所述输气管注入压缩空气,所述数字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气管的气压值;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数字压力表以及所述电磁阀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气压值控制电磁阀门的开闭,当所述电磁阀门打开时,压缩空气冲击冰球沿冰雹发射管发射;
所述二维程控定位伺服装置与所述冰雹发射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冰雹发射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雹发射管的管道内壁安装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直径小于待发射冰球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雹发射管的出口处设置有激光测速装置,用于测量冰雹发射后的初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程控定位伺服装置包括两台X/Y方向伺服电机、纵向滚珠丝杆、横向滚珠丝杆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X/Y方向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纵向滚珠丝杆以及所述横向滚珠丝杆带动所述冰雹发射管移动到设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式遮阳棚内设置有吸顶式除湿机,用于降低模拟区域内的水汽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气象观测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式遮阳棚内设置有冷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67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裹检测装置
- 下一篇:模拟3D曲面的光学膜及包含其的电子产品壳体和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