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7337.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2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陈江兵;刘锋;吴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充电机 夹持部 插接头 透气孔 支撑体 气密测试 测试头 固定座 快速夹 治具 底座 测试仪 限位座 气密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气密性 检测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用于连接气密测试仪检测车载充电机气密性,车载充电机包括两侧的透气孔,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限位座;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快速夹、支撑体和测试头;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支撑体连接于快速夹一端,测试头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插接头,本体固定于支撑体上,插接头插入透气孔;第二夹持部的插接头上设有第一气孔,本体上设有第二气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连通;车载充电机置于所述限位座上,快速夹推动支撑体带动测试头移动,使插接头插入对应的透气孔,第一气孔与透气孔连通,第二气孔用于连接气密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具有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在车载充电机产品安装至汽车后,若产品涉水导致腔体内浸水会损坏产品造成行车安全事故,故需在车载充电机产品组装完成后进行腔体气密测试,检验产品密封效果是否符合标准以免产生安全隐患。现有的车载充电机气密检测装置采用气缸及半自动设备,成本高昂,操作繁琐,测试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测车载充电机气密性的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用于连接气密测试仪检测车载充电机的腔体的气密性,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两侧的透气孔,所述车载充电机气密测试治具包括底座、夹持部和限位座;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限位座设于所述底座的表面,且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包括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快速夹、支撑体和测试头;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体连接于所述快速夹一端,所述测试头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插接头,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测试头的插接头插入所述透气孔;
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插接头设有第一气孔,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轴线相交且连通;所述车载充电机置于所述限位座上,所述快速夹推动所述支撑体带动所述测试头移动,使所述插接头插入对应的所述透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透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孔用于连接所述气密测试仪。
其中,所述快速夹包括滑柱和与所述滑柱连接的拉杆,所述支撑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测试头的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滑柱包括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二表面抵持,所述尾部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受外力移动,带动所述测试头的插接头插入或脱开所述透气孔。
其中,所述快速夹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以拉杆为轴逆时针或顺时针掰动以带动所述拉杆移动。
其中,所述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柱的头部卡持。
其中,所述滑柱的头部包括螺杆和可拆卸的装于所述螺杆上的两个螺母,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表面抵接,两个所述螺母螺接于所述螺杆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螺母分别与所述卡槽的两个相对表面抵接。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设有凹部,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有导轨,所述凹部与所述导轨共同作用将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装于所述导轨上。
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插接头和所述透气孔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车载充电机气密测治具还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座上的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座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凹设有一承载槽,多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且位于所述承载槽的周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7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控制器气密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力试验加压及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