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7928.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4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斌;孔凡磷;吴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14 | 分类号: | H01H19/14;H01H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杨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旋钮 外旋钮 电子装置 旋钮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误触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分离状态 功能变化 开关转动 轴向移动 安装孔 固定套 面壳 摩擦 | ||
1.一种旋钮,用于安装在面壳(7)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旋钮(1)、内旋钮(2)、以及开关(3);
所述内旋钮(2)固定套设在所述开关(3)上;
所述外旋钮(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内旋钮(2)的安装孔(13),所述外旋钮(1)可相对所述内旋钮(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轴向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外旋钮(1)和所述内旋钮(2)处于有间隙(6)的相互分离状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外旋钮(1)和所述内旋钮(2)相互接触,所述外旋钮(1)可通过摩擦带动所述内旋钮(2)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开关(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旋钮(1)和所述内旋钮(2)之间的弹性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钮(1)的内表面以及所述内旋钮(2)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或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钮(2)和所述开关(3)之间通过螺钉(4)或者卡扣结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钮(2)面向所述面壳(7)的一端为锥面或柱面,所述安装孔(13)上与所述内旋钮(2)的锥面或柱面相对应的位置对应设置有锥面或阶梯面,所述安装孔(13)的锥面或阶梯面与所述内旋钮(2)的锥面或柱面之间可移动地接触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面向所述面壳(7)的一端朝向所述内旋钮(2)的方向轴向凸出形成有突出部(122),所述开关(3)留有间隙地穿设在所述突出部(122)上,所述内旋钮(2)面向所述突出部(122)一端的端面(28)与所述突出部(122)面向所述内旋钮(2)一端的端面(128)之间可移动地接触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钮(1)包括软胶部(11)和硬胶部(12),所述软胶部(11)面向所述面壳(7)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3)同轴的凹槽(113),所述凹槽(113)将所述软胶部(11)分为外圈(112)及内圈(114),所述内圈(114)套设在所述内旋钮(2)上,所述硬胶部(12)插设在所述凹槽(11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部(11)和所述硬胶部(1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部(11)在所述凹槽(113)的开口处向下凸起形成有卡钩(111),所述硬胶部(12)上设有与所述卡钩(11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21);所述硬胶部(12)的外表面凸起形成有卡条(125),所述外圈(112)上设有与所述卡条(125)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5)。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面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7)上插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79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钮帽固定组件及旋钮开关
- 下一篇:一种旋转多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