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8871.6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林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油油 | ||
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设置有多个用于分离油烟粒子的油烟分离组件、抽风组件和烟机主体,抽风组件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内部,油烟分离组件活动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内部。至少一个油烟分离组件位于抽风组件的出风口上方并定义为第一油烟分离组件。至少一个油烟分离组件位于抽风组件与烟机主体的进风口之间并定义为第二油烟分离组件。该油烟机的油烟气体先经油烟分离组件进行脱除油烟粒子,再经抽风组件离心,最后再经油烟分离组件再脱油,该油烟机能大大减少空气污染。同时该油烟机还能检测烹饪环境内多环芳烃浓度,并根据多环芳烃浓度划分环境健康等级从而进行风速调节,还能对用户进行提示,最后还可以对外部炉具进行火力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油烟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抽风组件中的风轮转动带动油烟气体转动过程中油烟粒子产生离心力,使油烟粒子甩向蜗壳的内壁,流至吸油烟机的集油装置。然而风轮的油烟分离能力低效果低,只能除去小部分油烟粒子,排出的气体还残留有大量的油烟粒子,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该油烟机的油烟气体先经油烟分离组件进行脱除油烟粒子,再经抽风组件离心,最后再经油烟分离组件再脱油,该油烟机能大大减少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多重去油油烟机,设置有多个用于分离油烟粒子的油烟分离组件、抽风组件和烟机主体,抽风组件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内部,油烟分离组件活动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内部。
至少一个油烟分离组件位于抽风组件的出风口上方并定义为第一油烟分离组件。
至少一个油烟分离组件位于抽风组件与烟机主体的进风口之间并定义为第二油烟分离组件。
在油烟机正常装配时,将烟机主体到灶台的最小距离定义为D,第一油烟分离组件到灶台的最小距离定义为P1,第二油烟分离组件到灶台的最小距离定义为P2,抽风组件到灶台的最大距离定度为M,且P1>M>P2>D,且P1、P2、M和D都为正数。
优选的,上述油烟分离组件设置有装置主体、涡流发生装置和多个檐部结构,涡流发生装置和多个檐部结构分别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
将油烟分离组件安装时朝向地面的一侧定义为下方,所述涡流发生装置固定装配于装置主体且位于檐部结构的上表面。
优选的,上述装置主体设置有多条中轴重合的同心管和连接轴,连接轴分别与多条同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檐部结构呈环绕设置并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同心管的另一端。
优选的,上述檐部结构所在的平面与同心管的中轴的夹角为A,20°≤A<180°。
优选的,上述檐部结构设置有多个通孔。
将通孔的直径定义为D,2mm≤D≤20mm。
将檐部结构的面积定义为E檐部结构,位于该檐部结构的通孔的总面积定义为E通孔,E通孔≤0.3E檐部结构。
将油烟分离组件安装时朝向地面的一侧定义为下方,并从中轴向外的同心管依次定义为第1同心管,......,第i同心管,......,第n-1同心管,第n同心管,且2≤i≤n且n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8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智能人体感应功能的环状装置及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食品机械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