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9255.2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任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3B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第一表面 镜片 镜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 光轴方向 倾斜延伸 镜片组 镜头筒 外侧面 主体部 主筒壁 物侧 成像效果 间隔设置 自主体部 凹陷部 物侧面 像侧面 遮光片 凹陷 抵接 副筒 光轴 夹设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镜片组、垫圈及遮光片,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及副筒壁,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及第二镜片,垫圈夹设于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之间,主筒壁包括与第二镜片抵接的第一表面及自第一表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靠近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垫圈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凹陷形成的凹陷部,主体部包括物侧面、像侧面及外侧面,外侧面包括远离光轴一侧的垫圈第一表面及自垫圈第一表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靠近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垫圈第一斜面,垫圈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间隔设置,垫圈第一斜面与第一斜面相互贴合。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设置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垫圈及遮光片。镜片组作为镜头模组中的主要光学元件,用于成像,一般由多片镜片堆叠构成,镜片距离较大时在两镜片之间增加垫圈用来承接。由于镜片组的靠近物侧的第一片镜片外径在屏幕上投影尺寸变小,光学设计会导致后续镜片之间的径向距离变大。这使得垫圈在组装受力时产生较大变形,影响镜片之间的距离,进而影响光学性能。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由于垫圈1与镜头筒2之间采用斜面配合,导致在A区域处由于为斜面,没有遮光片的定位位置,使得镜片3与垫圈1之间无法安装遮光片,会导致杂散光问题;同时,在B区域处垫圈1的底面与镜头筒2相对应位置很难处于同一平面上,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导致垫圈1未被压紧,从而产生镜片晃动等可靠性问题;再者,垫圈1在组装过程中先保证轴向的配合,从而垫圈1与镜头筒2在组装时斜面未产生接触,后续遮光片4压紧时,垫圈1变形再与镜头筒2在斜面上产生接触,但由于垫圈1的整体刚度较大,在遮光片4压紧时不易变形,使得垫圈1靠近镜片3一侧表面发生倾斜,影响垫圈1与镜片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力学可靠性,进而影响到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镜头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成像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像效果良好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垫圈及遮光片,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及自所述主筒壁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副筒壁,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及装配于所述第一镜片像侧的第二镜片,所述垫圈夹设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所述主筒壁包括与所述第二镜片抵接的第一表面及自所述第一表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靠近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垫圈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边缘向靠近光轴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主体部包括靠近物侧的物侧面、靠近像侧的像侧面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并位于远离光轴一侧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包括自所述像侧面的远离光轴一端向靠近物侧弯折延伸的垫圈第一表面及自所述垫圈第一表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靠近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垫圈第一斜面,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垫圈第一斜面的靠近所述物侧面一侧向光轴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垫圈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间隔设置,所述垫圈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镜头筒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斜面向靠近光轴方向延伸形成的定位凸台,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对且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主筒壁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所述遮光片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垫圈之间的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台包括自所述第一斜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表面及自所述第二表面的靠近光轴一端向靠近物侧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三表面,所述主筒壁还包括自所述第三表面的靠近物侧一端向靠近光轴方向弯折延伸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共同围成所述容纳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9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