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熔解系统及其运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1615.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进;坂本昌隆;落合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恩凯金属;株式会社艾司优技研;浜松热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B21/06 | 分类号: | C22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磐***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解 腐蚀性气体 室内 铝屑 排出 运转 加热装置 切换开关 铝溶解 排气筒 确实性 送料机 效率性 外部 熔液 自动化 净化 运作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熔解处理作为铝溶解原料的铝屑时,铝熔解处理的效率性与熔液净化的确实性优异,有利于自动化的铝熔解系统及其运转方法。本发明的铝熔解系统及其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保持室内产生的腐蚀性气体朝外部排出时,停止所述铝屑供给送料机及所述保持室内的加热装置的运作,同时将设置于所述排气筒的切换开关设为开启,将在保持室内产生的腐蚀性气体朝外部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铝及铝合金制的构件机械加工时产生的铝屑作为铝熔解原料而熔解的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将铝及铝合金等的非铁金属材料的切削屑、车削屑用熔解炉熔解而再生利用钢锭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7230号公报)中记载一种铝切屑熔解装置,一边将熔液循环一边将投入的铝切屑用熔解炉熔解时,设置在铝切屑投入口中循环的熔液的涡流室,借着于该涡流室的出口设置朝熔解炉的底部流出熔液的导入管,以将铝切屑与循环熔液于短时间内混合且熔融。
此外,作为去除再生金属废料时混入的夹杂物的熔解装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46162号公报)中记载一种金属废料的熔解装置,于废料熔解室的下游配有分隔壁以具有复数个过滤室,于其底部及侧壁部设置惰性气体喷出装置。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7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46162号公报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包含以往的熔解装置的铝熔解系统中,从外部所供给的利用切削加工等产生的铝屑是在熔解室及保持室中被熔解处理而提供至钢锭模等时,在其铝熔解系统内的铝熔液的畅通流动及供给平衡受到干扰,而有在整体系统的铝熔液的平均混合及净化处理受妨碍的情形,而具有所谓欠缺铝熔解处理的效率性与熔液净化的确实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所完成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熔解处理铝屑(成为铝熔解原料)时,铝熔解处理的效率性与熔液净化的确实性优异,有利于自动化的铝熔解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铝熔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预备处理部,将经由铝屑供给送料机从原料槽所供给的铝屑,脱水处理作为铝熔解原料;熔解室,使在所述预备处理部脱水后的铝熔解原料从上部供给且熔解而作为铝熔液;保持室,经由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熔解室连通且将铝熔液凭借加热装置加热及保持;排气筒,用以将在所述保持室内产生的气体朝外部排出;脱气室,经由第二连通部与所述保持室连通且对铝熔液灌注惰性气体,同时凭借旋转子搅拌而进行脱气处理;过滤室,经由第三连通部与所述脱气室连通且将所述脱气处理后的铝熔液过滤而进行净化;供给控制装置,根据凭借设置于所述过滤室的熔液液位传感器所取得的熔液液位讯息,控制因所述铝屑供给送料机所形成的铝屑的供给量;将在保持室内产生的腐蚀性气体朝外部排出时,停止所述铝屑供给送料机及所述保持室内的加热装置的运作,同时将设置于所述排气筒的切换开关设为开启,以将在所述保持室内产生的腐蚀性气体朝外部排出。
(2)本发明的铝熔解系统是在所述(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定为自排热回收型燃烧器,将该燃烧器排气导入热交换夹套内,在所述预备处理部中,将凭借转鼓脱水处理后的铝屑加热并去除附着物以供给至熔解室。
(3)本发明的铝熔解系统是在所述(1)或(2)中,其特征在于设置复数台所述自排热回收型燃烧器,同时直到于所述保持室内设置的炉内环境温度检测传感器的设定温度为止,使复数台同时燃烧,达到设定温度时则仅使一台燃烧器燃烧。
(4)本发明的铝熔解系统是在所述(1)~(3)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解室内设置材料检测传感器,根据该材料检测传感器,将所述熔解室内以未熔解状态被蓄积的铝熔解原料的堆积的高度,凭借材料检测传感器检测,检测出未熔解原料的堆积的情形时则停止所述铝屑供给送料机的运作,检测出未熔解原料的堆积消除的情形时则使所述铝屑供给送料机再度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恩凯金属;株式会社艾司优技研;浜松热科技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恩凯金属;株式会社艾司优技研;浜松热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