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632.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1 | 分类号: | H04W76/11;H04W76/14;H04L5/00;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 更新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关于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本公开解决了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时,无法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从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4G(4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引入了sidelink(副链路)技术,以实现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其中,终端利用sidelink技术通信时,从上往下涉及的协议栈依次包括:应用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和PHY(物理)层,则应用层产生的数据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和MAC层封装后,经PHY层发送出去。
MAC层封装上层数据时,会在上层数据之前添加MAC子头,该MAC子头中的源标识用来标识作为数据发送端的终端,目标标识用来标识作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以实现寻址。其中,MAC子头中的源标识和目标标识都是应用层生成的标识,是一串固定长度的字符串,比如24bit(比特)的字符串,而不是终端真实的物理地址。当标识是24bit的字符串时,该字符串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地标识一个终端,所以,应用层需要随时间更新标识,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标识与其他终端的标识相碰撞。
相关技术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当应用层将第一标识更新为第二标识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的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二标识。即,在标识更新之前,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一标识;在标识更新之后,MAC子头中的源标识是第二标识。
由于第二终端无法得知第二标识是第一标识的更新,会认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标识了不同的终端,从而无法对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和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导致数据丢失,影响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标识更新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识更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数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都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中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一标识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是MAC层标识,则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生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中的一个MAC控制单元CE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且所述MAC PDU中的MAC子头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MAC PDU进行编码和调制,得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