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670.1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金珉静;黄龙渊;吴玄泽;安凤根;朴春浩;姜恩洙;安勇希;朴壮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L51/00;C08L51/04;C08L25/12;C08F2/24;C08K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楠楠;张云志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sa 接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塑性 树脂 组合 以及 制品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ASA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模塑制品的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通过在种子制备步骤中以特定量添加乳化剂,并且在壳制备步骤中加入具有20个以上的碳原子的多官能羧酸或其盐作为乳化剂,而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的热稳定性的ASA接枝共聚物,以及表现出优异的诸如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抗冲击性和优异的诸如表面光泽度、白度和保留相关的热变色的外观的高品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并且由于包含所述ASA接枝共聚物,显著减少高温热成型过程中在树脂的表面上生成的气体的量。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34357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ASA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模塑制品的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以高产率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热稳定性的ASA接枝共聚物、由于包含所述ASA接枝共聚物而表现出改善的外观特性,如着色性能、表面光泽度和保留相关的热变色以及优异的耐候性和抗冲击性的高品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在高温热成型过程中大大减少的气体生成量,以及使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模塑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将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乙烯基氰基单体接枝共聚合到通过聚合共轭二烯单体制备的二烯橡胶聚合物上获得的ABS树脂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加工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热变形温度和着色性能。由此,ABS树脂已经广泛用于电气和电子产品、汽车部件和办公设备中。然而,由于用于制备ABS树脂的橡胶聚合物含有化学不稳定的不饱和键,存在橡胶聚合物容易被紫外线老化以及因此ABS树脂的耐候性非常弱的问题。
为了克服此类缺点,已经提出了在通过挤出ABS树脂制备树脂组合物时添加能够改善耐候性的稳定剂的方法,但是其效果不足并且仍未解决易受紫外线损害的问题。由此,已经提出了使用通过混合和聚合二烯单体与丙烯酸单体而得到的聚合物或使用化学上更稳定的丙烯酸橡胶聚合物代替含有双键的二烯橡胶聚合物的方法。
使用不含有不稳定双键的丙烯酸橡胶聚合物的耐候性热塑性树脂的代表性实例是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ASA)共聚物。由于ASA共聚物在其内部不含有不稳定的双键,因此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因此,已经广泛用于需要此类性能的领域,例如,户外电气和电子部件、建筑材料、农场设备、ASA/ABS双层片材、型材挤出、道路标志、户外产品、用于建筑材料的PVC、休闲用品、体育用品、汽车部件等。
同时,作为用于制备ASA共聚物和类似的ASA树脂的乳化剂,已经采用具有20个以下的碳原子的低分子量羧酸盐,如松香酸钠、松香酸钾、月桂酸钠、月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和硬脂酸钾,具有12至18个碳原子的烷基磺基琥珀酸二钾盐,以及含硫乳化剂,如具有12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硫酸盐或烷基酯硫酸盐。
然而,大量使用常规乳化剂以充分确保胶乳的稳定性。结果,乳化剂在聚合后残留在胶乳和树脂中,因此,在高温热成型过程中在树脂的表面上大量生成气体,这会降低树脂的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能。
近来,ASA树脂已经应用于薄膜产品,如侧板、片材和共挤膜。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减少树脂中的残余物来减少模塑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的量以改善热稳定性和外观特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KR 10-0815995 B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