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棒的连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732.9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润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
主分类号: | B25G1/00 | 分类号: | B25G1/00;B25G1/04;B25G3/16;F16B7/20;H02G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连结 结构 | ||
提供一种操作棒的连结结构,不会发生固接状态,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容易地将前端工具等连结对象装拆。主体(2)插入设于筒状的操作棒(100)的前端侧。由具有缺口(10a)、设于主体(2)的前端侧的卡合部(10)与具有卡合销(11a)、设于前端工具(101)的卡合部(11)构成为卡合对(9)。在主体(2)的内径侧,以能相对滑动的方式配置有在周向上形成有凹槽(6a)的内侧滑块(6)。此外,在主体(2)的外径侧,以能相对滑动的方式配置有形成有可以与凹槽(6a)相对的相对凹部(8a)的外侧滑块(8)。在主体(2)中的、内侧滑块(6)与外侧滑块(8)之间的区域中,在径向上形成有贯通孔(2a),在所述贯通孔(2a)内游隙贯通配置有锁定构件(4)。锁定构件(4)比贯通孔(2a)长,内侧或外侧中的至少一端始终从主体(2)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安装前端工具的、远距离操作用的操作棒的连结结构。
背景技术
在作业对象位于高处时、在为了确保安全而不得不从远距离位置接近的作业环境中,一般,使用在操作棒上安装有前端工具的远距离操作工具。上述前端工具根据作业内容不同而区分使用有多种工具。
例如,若是架线施工,则可以列举出钳子、刀具、锤子等。在上述前端工具中,考虑到作业性,较为理想的是各自具有共用的连结结构,从而能相对于一根操作棒进行装拆。如果构成为上述那样,那么,能将设备的件数控制在最小限度,因此,不仅能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通过操作棒的通用化来降低成本。
图7示出了现有的一种前端工具即齿形座适配器150和共用操作棒151 之间的连结结构。
齿形座适配器150配置于未图示的其它工具与共用操作棒151之间,可以对固定角度进行调节。在齿形座适配器150的前端具有与其它工具连结的齿形座结构部150a,在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共用操作棒151连结的安装凹部152,该安装凹部152形成有用于卡合的缺口152a。
另一方面,在共用操作棒15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部153,该安装部153具有与缺口152a卡合的卡合销153a。此外,在安装部153的下方,拧有作为固定结构的旋转部154。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以使卡合销153a与缺口152a卡合的方式使安装部153与安装凹部152连结的状态下,将旋转部154旋紧,从而将由安装部153和安装凹部152构成的卡合结构锁定并稳定。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上述这样的由卡合结构和固定结构构成的连结结构。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0719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尽管上述螺纹紧固式的固定结构在防止松动这一点上是优异的,但也存在若为了固定而将旋转部154拧得过紧,则很难解除紧固等,在作业效率上存在问题的情况。
此外,当分开连结时,例如,为了根据用于解除钩、缺口等的卡合的空间而必须使旋转部154退避至不会发生干涉的位置,因此,旋转部154的旋转操作会变得复杂。尤其,若是卡合很深的结构,仅其深度就会使旋转部154的退避量大,因此,存在退避操作很耗时而导致作业效率明显降低的可能。上述倾向随着作业中使用的工具的数量、种类增多而变得更明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棒的连结结构,上述操作棒的连结结构不会发生固接状态,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容易地将前端工具等连结对象装拆。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永木精机,未经株式会社永木精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往复移动工具
- 下一篇:用于并联运动机器人的伸缩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