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2105.7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1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超;沈健;李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G06K9/00;G10K9/122;G1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钭飒飒;臧建明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电极 超声换能器 振膜层 衬底 空腔 超声换能器阵元 独立控制 空间分隔 依次层叠 引线方式 阵列化 电极 密闭 支撑 填充 制造 发射 | ||
1.一种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106)、下电极(105)、支撑块(103)、振膜层(102)、上电极(101);其中,所述衬底(106)的靠近振膜层(102)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电极(105)填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块(103)将所述振膜层(102)和所述衬底(106)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密闭的空腔(104),且所述空腔(104)与所述下电极(105)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101)为沉积在所述振膜层(102)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铝、铜、银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层(102)的材料包括:氮化物,或者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每个凹槽中填充有下电极(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4)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每个空腔与至少一个所述下电极(105)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的材料包括:铝、铜、银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06)为硅晶圆,所述硅晶圆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下电极(105)电连接,所述上电极(101)接地。
8.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换能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沉积上电极;
在所述上电极上沉积振膜层;
在所述振膜层上沉积支撑层,并对所述支撑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支撑块;
在第二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开设凹槽;
在所述凹槽内填充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构成下电极和键合区;
将所述第二衬底的第一表面的键合区与所述支撑块键合;
去除第一衬底,得到所述超声换能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为整面电极,所述上电极的材料包括:铝、铜、银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电极上沉积振膜层,包括:
在上电极上沉积预设厚度的氮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构成所述振膜层;沉积方式包括:化学气相沉积、蒸镀、溅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开设凹槽,包括:
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在第二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开设多个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内填充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构成下电极和键合区,包括:
通电镀或者溅镀工艺,在所述凹槽内填充金属层,所述金属层构成下电极和键合区,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铜、银中的任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衬底的第一表面的键合区与所述支撑块键合,包括:
将所述第二衬底的键合区的金属层与所述支撑块形成共晶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1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