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用于平视显示器(HUD)的经涂覆的车辆挡风玻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2112.7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M.阿恩特;M.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B32B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维升;黄念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像 锲角 玻璃 挡风玻璃 玻璃板 平视显示器 最小化 迭代 涂覆 车辆挡风玻璃 设计和制造 投影装置 玻璃质 预设 察觉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确定用于平视显示器的投影装置(5)的经涂覆的挡风玻璃(10)的玻璃板厚度和锲角(α)的方法。在此,确定锲角和玻璃厚度组合,通过它们最佳地减少玻璃重像和层重像。该方法从挡风玻璃的两个玻璃质玻璃板的起始厚度出发,对于它们在迭代方法中测定如下锲角,其是玻璃重像最小化和层重像最小化之间的最佳折衷。随后,对于最佳锲角的每种组合通过在预设范围内改变而测定玻璃厚度。因此,可以迭代地找到导致最少出现重像的玻璃厚度组合以及所属的最佳锲角。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设计和制造挡风玻璃,其中两个重像仅在最小程度上还可察觉。
本发明涉及确定用于平视显示器(HUD)的经涂覆的车辆挡风玻璃的玻璃板厚度和锲角的方法,以及基于其的此类车辆挡风玻璃的制造及其用途。
现代汽车越来越多地配备有所谓的平视显示器(HUD)。使用例如在仪表板区域或顶部区域中的投影器,图像被投射到挡风玻璃上,在那里被反射并被驾驶员感知为(从他的角度来看)挡风玻璃后面的虚拟图像。因此,可以将重要信息投影到驾驶员的视野中,例如驾驶员可以感知的当前行驶速度、导航提示或警告提示,而不必将他的视线从车道上移开。平视显示器因此可以显著地有助于交通安全性的提升。
在上述平视显示器中出现如下问题,即投影器图像在挡风玻璃的两个表面上反射。由此,驾驶员不仅感知所需的主像,而且还感知略微错位的、通常强度较弱的副像。后者通常被称为重像。众所周知,通过将反射表面以特意选择的彼此角度布置来解决该问题,以使得主像和重像重叠,由此重像不再显得干扰。在用于平视显示器的传统复合玻璃中,该角度通常约为0.5 mrad。
挡风玻璃由两个玻璃质玻璃板构成,它们通过热塑性薄膜相互层压。如果这些玻璃质玻璃板的表面如所述那样以一定角度布置,则通常使用具有非恒定厚度的热塑性薄膜。人们也称为楔形薄膜或楔形膜。该薄膜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角度称为楔角。用于平视显示器的具有楔形薄膜的复合玻璃例如由EP1800855B1或EP1880243A2已知。
重像相对于主像的偏移和因此其显眼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反射面的距离。因此,也可以通过减小挡风玻璃组件的层厚度而减少重像。
还已知的是为挡风玻璃配备透明的导电涂层。这些涂层可充当IR反射涂层,以减少车辆内室的升温并由此改进热舒适性。然而,通过将其与电压源连接以使得电流流过这些涂层,所述涂层也可以用作可加热涂层。合适的涂层含有基于银的导电金属层。由于这些层易于腐蚀,因此通常将它们施加到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的朝向中间层的表面上,以使得它们不与大气接触。含银的透明涂层例如由WO 03/024155、US 2007/0082219 A1、US 2007/0020465 A1、WO2013/104438或WO2013/104439已知。
与平视显示器相关地,在复合玻璃内部具有导电涂层的挡风玻璃具有如下问题,即由于该导电涂层而形成投影器图像的另一反射界面。这导致另一不希望的副像,其也被称为层重像或层“重影”。
DE102014005977公开了一种具有经涂覆的挡风玻璃的HUD投影装置。为了避免层重像,建议从投影器图像中滤除近IR的辐射成分,以减少该涂层上的反射。然而,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必须相应地修改投影器。此外,不再是整个可见光谱可用于产生显示图像。
原则上,层重像也可以通过玻璃板内表面和涂层之间的楔角来减少。然而,避免初级重像和层重像需要不同的楔角。因此,始终必须找到导致这两个重像可接受地减少的折衷。
本发明的基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确定挡风玻璃的锲角和玻璃厚度,以使得这两个重像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圣戈班玻璃厂,未经法国圣戈班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