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口是否存在目标道路设施的判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2448.3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力;张志豪;杜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口 是否 存在 目标 道路设施 判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路口是否存在目标道路设施的判断方法,所述目标道路设施为左转待行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路口的移动物体左转行驶轨迹数据,
从所述轨迹数据中提取与左转待行区相关联的特征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待测路口的所述特征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
所述轨迹数据为若干轨迹点信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构成的数据集;
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包括移动物体进入路口后的行驶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包括:
确定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的个数与所述特征参数的个数一致,并与所述特征参数一一相对应;
将所述特征参数信息与对应的所述判断阈值比较,判断所述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其中,如果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处于对应的所述判断阈值范围内,则所述路口存在左转待行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停留次数、停留时间、停留距离、延误时间、通过路口的平均速度和停留两次的概率;
其中,所述停留次数为所述轨迹数据中,至少两个连续所述轨迹点的速度值均小于一设定值时,认为所述移动物体停留一次;
所述停留时间为一次所述停留的时长;
所述停留距离为两次所述停留之间所述移动物体走过的距离;
所述延误时间为所述移动物体实际通过所述路口花费的时间,与所述移动物体在没有发生所述停留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路口需要的时间的差值;
所述通过路口的平均速度为所述移动物体通过所述路口的平均速度;
所述停留两次的概率为所述停留次数为两次及大于两次的所述行驶轨迹的数量占所选取的所述行驶轨迹的数量总和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判断阈值包括:
获取已知路口的移动物体左转行驶轨迹数据;
从所述轨迹数据中提取与左转待行区相关联的特征参数信息;
标注已知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
基于已知路口的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和所述标注结果确定所述特征参数信息的判断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已知路口的移动物体左转行驶轨迹为原始轨迹数据;
提取所述原始轨迹数据中处于平峰时段且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完整的原始轨迹数据作为所述轨迹数据;
所述平峰时段是所述路口上去除车流量过高和车流量过低,车流量稳定的一段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已知路口的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和所述标注结果确定所述特征参数信息的判断阈值,包括:
基于已知路口的所述特征参信息数和所述标注的结果训练判断模型,确定所述判断阈值和所述判断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所述待测路口的所述特征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包括:
将所述待测路口的所述轨迹数据输入所述判断模型,
输出所述待测路口是否存在所述左转待行区的判断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型为决策树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路口的移动物体左转行驶轨迹为原始轨迹数据;
提取所述原始轨迹数据中处于平峰时段且所述特征参数信息完整的所述原始轨迹数据作为所述轨迹数据;
所述平峰时段是所述路口上去除车流量过高和车流量过低,车流量稳定的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4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