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场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2543.3 | 申请日: | 201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静雄;中具道;坂井聪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D01D5/04 | 分类号: | D01D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纺丝 装置 | ||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场纺丝装置为,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具备多个液体排出单元。液体排出单元具备液体排出部、送液部以及流路。液体排出部排出液体。送液部与上述液体排出部连接,并朝向上述液体排出部输送上述液体。流路将上述送液部与上述液体排出部连接。多个上述液体排出单元的上述液体排出部与上述送液部的高度方向的相对距离之差相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场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电场纺丝装置,通过静电纺丝法(电场纺丝法、电荷感应纺丝法),例如将直径为纳米级的细纤维形成于作为集电极的基材的表面。例如,电场纺丝装置具备收纳原料液的收纳部、经由配管与收纳部连接并且与基材对置配置的液体排出部、送液部、以及对液体排出部施加电压的电源。在这样的电场纺丝装置中,提供具备高度位置不同的多个液体排出部的电场纺丝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97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场纺丝装置,能够使高度位置不同的多个液体排出部的排出能力均匀化。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场纺丝装置为,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具备多个液体排出单元。液体排出单元具备液体排出部、送液部以及流路。液体排出部排出液体。送液部与上述液体排出部连接,并朝向上述液体排出部输送上述液体。流路将上述送液部与上述液体排出部连接。多个上述液体排出单元的、上述液体排出部与上述送液部的高度方向的距离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场纺丝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该电场纺丝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该电场纺丝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该电场纺丝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场纺丝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至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场纺丝装置100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是从侧面观察的图,图2是从正面观察的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的图。图4是表示电场纺丝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图中的箭头X、Y、Z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Z轴沿着第1方向配置,X轴沿着第2方向配置,Y轴沿着第3方向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场纺丝装置100具备:多层的液体排出单元10,在铅垂方向、即作为高度方向的第1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支承框架11,支承液体排出单元10;收纳部12,收纳原料液Q1;输送装置13,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A1输送基材S1;以及控制装置14,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电场纺丝装置100是从在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喷嘴头23排出原料液Q1,并在基材S1的表面上形成细纤维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在输送路径A1上输送带状的基材S1,一边从与基材S1的两面对置配置的喷嘴头23排出原料液Q1,使纤维堆积于基材S1的两面。
原料液Q1例如是将高分子物质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的。作为高分子物质,例如能够列举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甲醛、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醚酮、聚苯硫醚、改性聚苯醚、间规聚苯乙烯、液晶聚合物。作为热固化性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尿素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包括这些的共聚物。高分子物质的种类能够设为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