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多层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3446.6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优;铃木真;冈本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8L23/02 | 分类号: | C08L23/02;B32B27/32;C08L23/26;C08L2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倩;林毅斌 |
地址: | 日本冈山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使用 多层 结构 | ||
1.树脂组合物(E),其含有:聚烯烃(A)、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烯烃(A)而言0.1~20质量份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B)、0.1~20质量份的酸改性聚烯烃(C)、0.1~10质量份的酸改性聚烯烃(D);
聚烯烃(A)的MFR(190℃、2.16kg载重下)为0.01~10g/10min,
酸改性聚烯烃(C)的酸值为0.1~9mgKOH/g,
酸改性聚烯烃(D)的酸值大于10mgKOH/g且为120mgKOH/g以下,且
酸改性聚烯烃(D)的MFR(190℃、2.16kg载重下)相对于聚烯烃(A)的MFR(190℃、2.16kg载重下)之比(D/A)为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E)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多层结构体的回收物和含有酸改性聚烯烃(D)的回收助剂进行熔融混炼,所述多层结构体的回收物包含聚烯烃(A)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B)层和酸改性聚烯烃(C)层。
3.多层结构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E)层、聚烯烃(A)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B)层和酸改性聚烯烃(C)层。
4.燃料容器,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E)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容器,其还具有聚烯烃(A)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B)层和酸改性聚烯烃(C)层,
在(B)层的内外层上,经由(C)层而具有(A)层或树脂组合物(E)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容器,其中,将位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B)层的内侧的各层的总计厚度设为I、将位于(B)层的外侧的各层的总计厚度设为O时的厚度比(I/O)小于50/50,且
将(B)层的厚度设为X、将整体厚度设为Y时的厚度比(X/Y)满足下述(1)式;
0.005≤(X/Y)≤0.13 (1)。
7.回收助剂,其含有聚烯烃(A)和酸改性聚烯烃(D),
酸改性聚烯烃(D)相对于聚烯烃(A)的质量比(D/A)为0.1~10,
聚烯烃(A)的MFR(190℃、2.16kg载重下)为0.01~10g/10min,
酸改性聚烯烃(D)的酸值大于10mgKOH/g且为120mgKOH/g以下,且
酸改性聚烯烃(D)的MFR(190℃、2.16kg载重下)相对于聚烯烃(A)的MFR(190℃、2.16kg载重下)之比(D/A)为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34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