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4246.2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2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柳玟圭;姜盛中;金珠炼;严仁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4/76;H01M4/74;H01M4/66;H01M10/052;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准备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包含设置在电池壳中的一侧处的三维多孔正极集电器和设置在电池壳中的另一侧处的三维多孔负极集电器;(S2)将正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正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并将负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负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和(S3)对电池框架加压以进行压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如下的制造锂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通过将电极活性材料引入设置在电池壳中的三维多孔集电器的孔中然后压制该电池壳而制造电池,因此不需要单独的电极制造工序。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4月6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044955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具有对各类产品的高适用性和诸如高能量密度的高电性能的锂二次电池已经普遍地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以及由电驱动源驱动的电动车辆(EV)或混合动力车辆(HV)等。
这样的锂二次电池具有显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的主要优点,并且作为用于改善环保特性和提高能量效率的新型能源已经受到了许多关注,原因在于在能源使用之后不产生副产物。
锂二次电池是一种正极与负极彼此进行电反应而发电的装置。根据电极组件的结构,这样的二次电池可以分为堆叠结构、卷绕结构(果冻卷型结构)或堆叠/折叠结构。
其中,通过将预先形成的正极、预先形成的隔膜和预先形成的负极切割成预定尺寸并将其依次堆叠而形成具有堆叠结构的电极组件。在此,各隔膜被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
同时,尽管由于高容量、高输出功率和低成本,近来对锂二次电池的需求已经增加,但用于制造电池的常规工艺存在限制。特别地,为了实现高容量和低成本,需要增加电极活性材料的负载量以及减少电极组件堆叠的数量。然而,由于与之相关的加工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现象,包含电极活性材料的负载量的不平衡以及加工电极中的缺陷,例如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低粘附性。特别地,由于集电器与电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存在电池的输出特性迅速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被设计为用来解决在根据现有技术制造高容量电极的工艺中所产生的问题,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避免了对在常规的制造电池工艺中所必需的单独的电极制造工序的需要。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准备电池框架,所述电池框架包含设置在电池壳中的一侧处的三维多孔正极集电器和设置在电池壳中的另一侧处的三维多孔负极集电器;(S2)将正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正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并将负极活性材料引入形成在负极集电器中的孔中;和(S3)对电池框架加压以进行压制。
在此,在步骤S1中,电池框架可以还包含设置在正极集电器与负极集电器之间的隔膜。
此外,电池壳可以为铝袋或铝罐。
此外,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各自可以具有选自由金属泡沫、金属网和金属纤维构成的多孔结构中的任一种形式。
另外,可以在真空下进行步骤S2。
此外,在步骤S2中,可以使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振动。
此外,在步骤S2中,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各自可以以浆料的形式或以涂布有粘结剂的干燥活性材料的形式引入。
另外,步骤S3可以与将所引入的正极活性材料和所引入的负极活性材料干燥的步骤一起进行。
另外,锂二次电池可以为固态电池。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4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