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和车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5503.4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康充;石坂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16 | 分类号: | B60W30/16;B60W40/07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先行车辆 检测 判定 车速传感器 判定装置 转向角 车速 车道 车辆控制系统 转向角传感器 概率计算部 坐标转换部 位置转换 行驶道路 判定部 推定部 传感器 推定 直行 概率 | ||
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具备:车速传感器,检测本车辆的速度;先行车辆检测传感器,检测存在于本车辆的前方的先行车辆的位置;转向角传感器,检测本车辆的转向角;低速判定部,判定由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本车辆的车速是否为判定阈值以下;曲率半径推定部,在车速为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基于转向角来推定本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R;坐标转换部,基于曲率半径R,将以与曲率半径R对应的曲线为基准的第一坐标系中的先行车辆的位置转换为以沿本车辆的直行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的第二坐标系中的位置;及本车道概率计算部,基于先行车辆在第二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和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系统的车载用雷达装置中,根据由车速传感器检测出的本车速度和由横摆率传感器检测出的横摆率,来判定本车辆行驶中的道路的曲率半径,判定在本车辆的前方是否存在先行车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53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当本车辆低速行驶时,车辆的振动会增大,从而横摆率传感器的值有可能变动。由此,曲率半径也变动,无法恰当地掌握先行车辆在弯道行驶道路上的位置,有可能无法正确地判定在本车辆所行驶的本车道上是否存在先行车辆。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因车辆的振动所致的对横摆率传感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而判定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的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和车辆控制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具备:车速传感器,检测本车辆的速度;先行车辆检测传感器,检测存在于本车辆的前方的先行车辆的位置;转向角传感器,检测本车辆的转向角;低速判定部,判定由车速传感器检测出的本车辆的车速是否为判定阈值以下;曲率半径推定部,在车速为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根据转向角来推定本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R;坐标转换部,基于曲率半径R,将以与曲率半径R对应的曲线为基准的第一坐标系中的先行车辆的位置转换为以沿本车辆的直行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的第二坐标系中的位置;及本车道概率计算部,基于先行车辆在第二坐标系中的位置,计算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
该先行车辆判定装置具备低速判定部,在本车辆的车速为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根据转向角,推定本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R,因此能够不使用横摆率而推定出曲率半径R。在本车辆的车速为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即使基于转向角来推定本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R,也能够抑制误差所致的影响。由于将先行车辆的位置转换为以沿本车辆的直行方向的直线为基准的第二坐标系的位置,因此与转换整个坐标系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减少计算负荷。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掌握先行车辆相对于本车辆的位置,判定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
先行车辆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本车辆的直行方向上的从本车辆至先行车辆的第一距离LY和与直行方向正交的车宽方向上的从本车辆至先行车辆的第二距离LX。坐标转换部能够计算通过本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且与曲率半径R对应的曲线与先行车辆之间的距离m。本车道概率计算部也可以基于距离m,计算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由此,能够基于车宽方向上的从本车辆至先行车辆的第二距离LX,减小计算负荷地计算先行车辆存在于本车道中的概率。
坐标转换部也可以使用下式(1),计算距离m。
【算式1】
m=[LY2+(|R|-|LX|)2]0.5-|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5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