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气化复合发电装置、颗粒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5625.3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筱田治人;浦方悠一郎;柴田泰成;小山智规;横滨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4C5/185 | 分类号: | B04C5/185;B04C5/12;B04C9/00;C10J3/5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容器 旋风分离器 排出 铅垂方向 煤焦 开口 贮存装置 排气口 一体型 贮存室 外部 贮存 复合发电装置 降低设备 气体分离 排出口 中空的 气化 | ||
1.一种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具备:
中空的压力容器;
旋风分离器,其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铅垂方向上部,通过使从外部导入的含有颗粒的气体回旋而从所述气体分离所述颗粒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开口和排气口,所述开口将分离出的所述颗粒向所述压力容器的铅垂方向下方排出,所述排气口将所述气体向所述压力容器的外部排出;
颗粒贮存室,其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铅垂方向下部,对从所述开口排出的所述颗粒进行贮存;以及
排出口,其形成于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将贮存于所述颗粒贮存室的所述颗粒向外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还具备连通管,该连通管将所述压力容器内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气体的流路内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连通管在比所述开口靠铅垂方向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压力容器内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颗粒贮存室具有:
颗粒扩散空间,从所述开口排出的所述颗粒的流动在所述颗粒扩散空间内向所述颗粒贮存室的径向外侧逐渐扩散,且所述颗粒扩散空间以从所述开口排出的所述颗粒的流动与所述颗粒贮存室的内周面碰撞的位置作为下限;以及
颗粒蓄积空间,其形成于所述颗粒扩散空间的铅垂方向下方,用于在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底部蓄积所述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还具备给送管道,该给送管道与对在所述旋风分离器中未与所述气体分离而与所述气体一起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微小颗粒进行捕获的过滤器连接,并将由所述过滤器捕获的所述微小颗粒送入所述颗粒贮存室,所述给送管道在所述颗粒扩散空间的铅垂方向下方侧且所述颗粒蓄积空间的铅垂方向上方侧处与所述颗粒贮存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颗粒扩散空间的下端部与所述颗粒蓄积空间的上端部之间的分离距离与所述给送管道的面朝所述颗粒贮存室的连接口的开口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其中,
所述给送管道的面朝所述颗粒贮存室的连接口侧的端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向斜下方倾斜20°以上。
8.一种气化复合发电装置,其中,
所述气化复合发电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
9.一种颗粒的分离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一体型贮存装置中的颗粒的分离方法,其中,
所述颗粒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在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铅垂方向上部的所述旋风分离器中,从外部导入含有所述颗粒的气体并使该气体回旋,由此从所述气体分离所述颗粒的至少一部分;
将在所述旋风分离器内分离出的所述颗粒从形成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部的所述开口向铅垂方向下方排出;
将从所述开口向下方排出了的所述颗粒贮存于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内的铅垂方向下部的所述颗粒贮存室;以及
从形成于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的所述排出口将贮存于所述颗粒贮存室的所述颗粒向外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56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离心分离器的壳体
- 下一篇:触控式淋浴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