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装置和防振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5794.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展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0 | 分类号: | B63H21/30;F16F1/1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发动机 | ||
本发明提供防振装置和防振发动机。防振装置(20)包括:螺旋弹簧(24)、第1倾斜部(21)和第2倾斜部(22)。螺旋弹簧(24)配置在船舶的船身(2)和推进用发动机(4)之间,用于吸收推进用发动机(4)的振动。第1倾斜部(21)具有与纵倾角对应的第1倾斜面(21a),且配置在船身(2)和螺旋弹簧(24)之间,使螺旋弹簧(24)的船身(2)那一侧的安装面以接近水平面的方式相对于船身(2)倾斜。第2倾斜部(22)具有与纵倾角对应的第2倾斜面(22a),且配置在推进用发动机(4)和螺旋弹簧(24)之间,使螺旋弹簧(24)的推进用发动机(4)那一侧的安装面以接近水平面的方式相对于推进用发动机(4)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对船舶用发动机进行防振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结构:在发动机和船身之间设置防振装置,以使得不易在发动机和船身之间互相传递振动。专利文献1就公开了这种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在船身和发动机之间配置螺旋弹簧而对发动机进行防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里,在船舶中,根据推进装置的驱动传递轴的角度等,有时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状态来支承发动机。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公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配置发动机时的防振构造。假如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配置发动机的情况下应用专利文献1的结构,则发动机容易沿船身发生位移,所以有时会导致连接于发动机的弹性接头等要承受负荷。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配置船舶用发动机时所用的防振装置中,抑制发动机在沿着船身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结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技术课题的方案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防振装置。即,所述防振装置用于对船舶推进用的发动机进行防振,该船舶推进用的发动机以相对于水平面具有纵倾角的方式倾斜配置。该防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所述螺旋弹簧配置在所述船舶的船身和所述发动机之间,用来吸收所述发动机的振动。所述第1倾斜部具有与所述纵倾角对应的第1倾斜面,且配置在所述船身和所述螺旋弹簧之间,使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船身那一侧的安装面以接近水平面的方式相对于所述船身倾斜。所述第2倾斜部具有与所述纵倾角对应的第2倾斜面,且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螺旋弹簧之间,使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发动机那一侧的安装面以接近水平面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倾斜。
由此,通过使螺旋弹簧两侧的安装面接近水平面,能够使螺旋弹簧以螺旋弹簧的轴向与铅垂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相对于船身和发动机倾斜,因此,能够抑制发动机在沿着船身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因此,能够减小例如施加到弹性接头等的负荷。
在所述防振装置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即,该防振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螺旋弹簧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船身之间配置所述第1倾斜部。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发动机之间配置所述第2倾斜部。
由此,该防振装置仅通过更换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即可应对各种纵倾角。因此,能够提高容纳在壳体内的螺旋弹簧的通用性。
在所述防振装置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即,该防振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螺旋弹簧的壳体。在所述船身那一侧的、所述壳体和所述螺旋弹簧之间配置所述第1倾斜部。在所述发动机那一侧的、所述壳体和所述螺旋弹簧之间配置所述第2倾斜部。
由此,仅通过将壳体配置到发动机和船身之间,即可完成防振装置的设置,因此设置的作业性优异。此外,由于将第1倾斜板和第2倾斜板配置在了壳体的内部,因此能够实现简洁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5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