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压缩套环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5905.4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R·S·贝乌斯;B·R·伯滕肖;E·戴维斯;P·L·德拉珀;M·E·戈德温;B·M·克努森;J·K·拉森;K·R·皮卡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2 | 分类号: | A61M39/12;B29C65/68;B29C65/00;F16L47/22;F16L3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接 管接头 压缩 使用方法 | ||
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方法包括将管状压缩套环从收缩状态径向向外膨胀至膨胀状态,所述压缩套环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通路并且由弹性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管的一端插入膨胀的所述压缩套环的所述通路内,所述管界定过道。管接头插入所述管的所述过道内。允许所述压缩套环朝向所述收缩状态弹性回弹,使得所述压缩套环推动所述管抵靠所述管接头。
本申请要求2017年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442,889号的权益,所述美国临时申请以具体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管固定到管接头的压缩套环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存在许多应用,其中各种流体被储存、混合、加工和运输到生物加工容器以及从生物加工容器中运输。这类流体可非常昂贵,并且通常将它们维持在无菌环境中为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维持无菌状态并且消除清洁的需要,大多数流体被加工并且储存在无菌聚合物袋中。为了促进不同袋之间的流体传输,将聚合物管道连接到固定到袋的带倒钩的通口。
管道和带倒钩的通口之间的传统摩擦配合连接的一个缺陷为当流体系统被加压时,所施加的压力可导致管道从通口上的倒钩的面分离或抬起。此分离可导致流体的潜在泄漏和污染。当客户处理流体系统并且操纵带倒钩的通口连接时,存在另一个问题。这类处理可再次导致带倒钩的通口和管道之间的密封连接被破坏,从而有污染流体的风险。
为了协助消除上述问题,生物制药工业采用线扣,也称为束线带,其被手动固定在每个带倒钩的通口上方的管道周围。线扣在管道上提供压缩力,即使当系统被处理或加压时也在管道和通口之间产生密封接合。举例来说,普通的线扣通常由尼龙制成,并且包括锁定头和从锁定头突出的细长的柔性带部分,所述锁定头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开口。在带部分上形成齿。棘爪突出到锁定头的开口中并且被配置成接合齿以形成棘轮。在使用期间,带部分的自由端绕过管并且被拉过锁定头的开口以形成连续环。随着带部分被进一步拉过开口,连续环收缩以在线扣环绕的管上产生压缩力。同时,棘爪与齿接合,使得带部分可自由地拉入锁定头的开口中,但是防止其被拉出锁定头的开口,从而将线扣保持在收缩状态。
尽管已经发现线扣极为有效,但这类使用也有其缺点。举例来说,一旦将线扣固定就位,就通常将带部分的未使用的自由端切掉。然而,由于切割,剩余的带部分现在具有锐角,这可潜在地刺穿或以其他方式损坏流体系统的聚合物袋,尤其是当聚合物袋折叠在线扣上以便运输或储存时。尽管可在每个线扣上放置气泡衬垫包装或其它包装,但是这类过程耗时、劳动密集并且容易出错或失败。
此外,线扣不在其固定的管周围提供均匀的压缩力。相反,由于线扣的几何形状,在带部分馈入锁定头的相交点处存在通常在线扣和管道之间形成间隙或至少减小的压缩力的位置。结果,在管和带倒钩的通口之间存在薄弱区域,其泄漏和准许流体污染的概率较高。线扣也存在问题,因为它们可能难以附接并且难以控制它们所施加的压缩力的量。部分地,这是因为线扣很窄,并且因此仅覆盖通口的一小部分。此外,线扣通过手动工具紧固,这可导致不同线扣之间的张力变化。此外,在拉紧线扣后,所述线扣将随时间的推移自然松弛,从而减少通口上的压缩。使用传统线扣也存在其它问题。
因此,本领域需要的是用于将管联接到通口的改进系统,其消除所有或一些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独立方面,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方法包括:
将管状压缩套环从收缩状态径向向外膨胀至膨胀状态,压缩套环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通路并且由弹性柔性材料构成;
将管的一端插入膨胀的压缩套环的通路内,管界定过道;
在将管的一端插入膨胀的压缩套环的通路内之前或之后,将管接头插入管的过道内;和
允许管状压缩套环朝向收缩状态弹性回弹,使得压缩套环推动管抵靠管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5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