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粘合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325.7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7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川本友也;岩井勇树;土居智;野田真理子;内田德之;松木繁季;小栗彩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B32B5/18;B32B27/00;C09J20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粘合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复原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本发明是一种双面粘合带,其是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通过下述拉伸试验而测得的、伸长0.5mm时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为55N以下。(拉伸试验)使用切成25mm×25mm的双面粘合带,使厚度2mm的聚碳酸酯板与厚度2mm的包含不锈钢的夹具贴合。将上述聚碳酸酯板固定后,将上述包含不锈钢的夹具沿着面垂直方向以0.1mm/min的条件进行拉伸,测定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粘合带。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DA)等便携电子设备中,为了进行组装而使用了双面粘合带(例如专利文献1、2)。此外,在将车载用面板等车载用电子设备部件固定于车辆主体的用途中也使用了双面粘合带。
对于用于固定便携电子设备部件、车载用电子设备部件等的双面粘合带来说,要求高粘合力。进而,近年来,便携电子设备、车载用电子设备等随着高功能化而存在形状愈加复杂化的倾向,因此,有时将双面粘合带贴附于高低差、角、非平面部等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使双面粘合带变形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因此,想要恢复至原有形状的力、即复原力、斥力起作用,双面粘合带有时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剥离。尤其是,在使部件变形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时,因部件自身想要恢复至原有形状而对双面粘合带施加复原力、斥力,有时固定不充分或者双面粘合带发生剥离。
作为将施加有复原力、斥力的部分进行固定的方法,还可列举出以往的利用液状或糊状的粘接剂进行固定的方法。然而,若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则生产节拍时间变长,进而难以在使部件变形的状态下使粘接剂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582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复原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双面粘合带,其是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通过下述拉伸试验而测得的、伸长0.5mm时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为55N以下。
(拉伸试验)
使用切成25mm×25mm的双面粘合带,使厚度2mm的聚碳酸酯板与厚度2mm的包含不锈钢的夹具贴合。将上述聚碳酸酯板固定后,将上述包含不锈钢的夹具沿着面垂直方向以0.1mm/min的条件进行拉伸,测定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
以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人等发现:对于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而言,通过将利用特定的拉伸试验而测定时的施加于双面粘合带的力调整至特定范围内,能够提高在施加有复原力、斥力的状态下的双面粘合带的粘接可靠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
上述基材优选为发泡体,在为发泡体的情况下,可以具有连续气泡结构,也可以具有独立气泡结构,优选具有连续气泡结构。通过使用具有连续气泡结构的基材,能够使施加于双面粘合带的力得以松弛,提高在施加有复原力、斥力的状态下的双面粘合带的粘接可靠性。
独立气泡结构是邻接的发泡泡孔彼此不结合而独立地存在的气泡结构。连续气泡结构是邻接的发泡泡孔彼此结合而形成了连续泡孔的气泡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不损害连续气泡结构的范围内,则可以在连续气泡结构中存在独立的发泡泡孔。
作为判断上述基材是否具有连续气泡结构的方法,可列举出例如下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