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380.6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安池重晓;小村章吾;樱井昭弘;菊地亮;安藤幸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B60N2/22;B60N2/64;B60N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构造 | ||
本发明能够确保座椅靠背框架的刚性且确保对碰撞时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的变形量。车辆用座椅构造包括:树脂制的两个纵框架部(21、22),它们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树脂制的两个座垫框架(11、12),它们自各纵框架部(21、22)的下部向前方延伸且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纵框架部(21、22)的下部分别接合有下托架(31),两个纵框架部(21、22)隔着下托架(31)地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横梁(35)相连结,下托架(35)的刚性低于纵框架部(21、22)的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构造。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包括供乘员落座的座垫和对乘员的上肢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公知的是,构成座椅靠背的框架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由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等树脂材料形成。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框架由上下方向框架和横向框架构成。该框架包括横梁部,该横梁部沿横向搭设,以担负横向上的负荷。
该框架在通常使用时具有充分的耐久性和座椅刚性。与此相对,该框架构成为在受到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负荷作用时利用设于框架的脆弱部来吸收碰撞能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834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构造中,通过使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脆弱部断裂或塑性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但存在成为局部的断裂或塑性变形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在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框架的情况下,通过使框架整体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性: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框架相比,由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形成的框架的对碰撞能量的吸收效率降低。
另外,在由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形成的框架上设置脆弱部的情况下,若在碰撞时该脆弱部发生断裂,则存在无法充分支承乘员(上肢)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当受到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负荷作用时,存在框架向车辆后方弯曲的模式和框架的横梁部向车辆后方突出的、例如呈日文く字状弯曲的模式。
当横梁部呈日文く字状弯曲时,存在接合有横梁部的框架的前部以朝向座椅中央部扭转的方式旋转的可能性。在该变形的作用下,例如,存在对在框架的下部设置的靠背倾斜调整机构产生背离的负荷的可能性。在靠背倾斜调整机构的周边的紧固部分存在相对于背离负荷而言脆弱的部分的情况下,不期望产生上述的呈日文く字状弯曲的模式。
并且,当使构成框架的框架构件全部为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时,还存在材料成本变高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座椅靠背框架的通常使用时的刚性且充分地吸收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的车辆用座椅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构造,其包括:树脂制的座椅靠背框架,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树脂制的座垫框架,其自该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向车辆前方延伸,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纵框架部,该纵框架部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两侧部相互隔开间隔。在该车辆用座椅构造中,在各所述纵框架部的下部接合有下托架,两个所述纵框架部在隔着各所述下托架的状态下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横梁相连结,所述下托架的刚性低于所述纵框架部的刚性。
采用本发明,构成车辆用座椅构造的座椅靠背框架能够确保通常使用时的刚性且能够充分地吸收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框架的构造
- 下一篇:车辆用座椅靠背框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