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层叠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6670.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藤野望;平井真理子;大塚雅德;米泽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B32B7/023;B32B27/18;G02F1/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模式 调光膜 雾度 透明电极层 散射状态 透光率 透射光 光学层叠体 调光器件 施加电压 第1基板 第2基板 调光层 与非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透过模式下的透光率高的调光器件。根据本发明的调光膜依序包括:第1基板,其具备第1透明电极层;调光层,其根据有无施加电压而改变透射光的散射状态;和第2基板,其具备第2透明电极层。该调光膜构成为根据透射光的散射状态而在非散射模式与散射模式之间切换。作为散射模式下的调光膜的雾度值与非散射模式下的调光膜的雾度值的比的雾度值比(散射模式下的雾度值/非散射模式下的雾度值)为8.0以上,并且该调光膜的非散射模式下的透光率为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迄今,已经开发利用聚合物与液晶材料的复合体的光散射效果的调光器件。此种复合体具有其中液晶材料在聚合物基质内相分离或分散的结构,因此允许通过对聚合物与液晶材料的折射率进行匹配,和对该复合体施加电压以改变液晶材料的取向,控制使光透过的透过(非散射)模式和使光散射的散射模式。此种调光器件经常通过导入至主要由窗玻璃为代表的玻璃中来使用,因此要求特别是在透过模式下的透光率高。
[PTL 1]JP 02-208627 A
发明内容
已经完成本发明以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透过模式下的透光率高的调光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膜,其依序包括:第1基板,其包括第1透明电极层;调光层,其构成为基于有无施加电压而改变透射光的散射状态;和第2基板,其包括第2透明电极层;所述调光膜构成为基于所述透射光的散射状态而在非散射模式与散射模式之间可切换,其中散射模式下的所述调光膜的雾度值与非散射模式下的所述调光膜的雾度值的比(散射模式下的雾度值/非散射模式下的雾度值)为8.0以上,并且其中所述调光膜的非散射模式下的透光率为80%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该调光膜中,所述第1基板包括第1基材和所述第1透明电极层,所述第2基板包括第2基材和所述第2透明电极层,所述第1透明电极层与所述第2透明电极层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并且所述调光层以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接触的方式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基板和/或第2基板的透过率为85%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透明电极层和/或所述第2透明电极层包含铟锡氧化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基材和/或第2基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调光层包括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玻璃。该调光玻璃包括该调光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透过模式下的透光率高的调光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调光膜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参考附图在以下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