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前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675.3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岸川遥;长尾将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07/335 | 分类号: | C07D207/335;C07B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产物少且能以高纯度、高产率制造二硝基化合物的方法,该二硝基化合物为聚酰胺酸和/或聚酰亚胺的制造原料即二胺化合物的前体。通过使式(1)所示芳香族二卤素化合物与式(2)所示N‑烷基硝基苯胺衍生物在金属络合物溶剂及碱的存在下反应来制造式(3)所示N‑(硝基苯基)芳香族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Ar表示亚芳基或杂亚芳基;X表示卤素;R表示C1~C6烷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副产物少且能以高纯度、高产率制造二硝基化合物的新型的方法,该二硝基化合物为液晶取向剂等中使用的聚酰亚胺的制造原料即特定二胺化合物的前体。
背景技术
当今,液晶表示元件中使用的液晶取向膜大多使用聚酰亚胺膜。该聚酰亚胺膜的液晶取向膜通过如下方法来制作:将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的溶液或者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涂布于基板并焙烧,对所得膜进行刷磨处理等取向处理(参见专利文献1、2)。该聚酰胺酸、溶剂可溶性的聚酰亚胺一般通过四羧酸二酐等四羧酸衍生物与二胺化合物之间的缩聚反应来制造。
作为该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等的原料的二胺化合物会影响由其得到的液晶取向膜的特性乃至液晶表示元件的特性,因此较为重要,至今使用并提出了各种二胺化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20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461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各特性优异的二胺化合物,提出了具有芳香环彼此键合而成的结构的二胺化合物。该二胺化合物一般通过作为前体的二硝基化合物的还原来制造,但这些二硝基化合物中,有些种类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尚未确立,存在需要多段工序或产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关于芳香族二卤素化合物与N-烷基硝基苯胺衍生物之间的偶联反应,由于反应性低,难以应用于二硝基化合物的制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芳香族二卤素化合物和N-烷基硝基苯胺衍生物的偶联反应来制造二硝基化合物时,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反应速度高,副产物少,能以高纯度且高产率得到目标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要点如下的新型制造方法。
1.一种下述式(3)所示N-(硝基苯基)芳香族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通过使下述式(1)所示芳香族二卤素化合物与下述式(2)所示N-烷基硝基苯胺衍生物在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及碱的存在下反应来制造。
[式中,Ar表示亚芳基或杂亚芳基(heteroarylene),X表示卤素。]
[式中,R表示C1~C6烷基。]
[式中,Ar、X及R与上述定义相同。]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为钯络合物或铜络合物。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碱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磷酸氢盐或羧酸盐。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芳香族二卤素化合物为后述式(X1)~(X6)中任意者所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