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损耗多频带复用的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007.2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C·D·帕特尔;梁赖简;金章;C·米什拉;R·斯里达拉;尹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46 | 分类号: | H03H7/46;H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郭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损耗 频带 技术 | ||
本文中描述的各个方面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低损耗多频带复用方案,例如,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系统。在一方面,一种用于多频带无线通信的复用器包括被配置为在从多个频带中选择的频带内传输或接收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调谐组件。复用器还包括与至少一个调谐组件通信地耦合并且被配置为在所选择的频带内传输或接收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组合组件。在一方面,至少一个调谐组件集成在芯片上,并且至少一个组合组件未集成在该芯片上。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6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FOR LOW-LOSSMULTI-BAND MULTIPLEXING”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5/872,695和于2017年1月17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FOR LOW-LOSS MULTI-BAND MULTIPLEXING”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447,27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新无线电)的低损耗多频带复用(例如,双工)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递和广播。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功率和/或频谱)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种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
在各种电信标准中已经采用这些多址技术以提供使得不同无线设备能够在市政、国家、区域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公共协议。示例电信标准是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A)。然而,尽管较新的多址系统(诸如LTE或LTE-A系统)提供比旧技术更快的数据吞吐量,但是这种增加的下行链路速率已经引发了对用于在移动设备上或与移动设备一起使用的更高带宽内容(诸如高分辨率图形和视频)的更大需求。因此,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更高数据速率、更好传输质量以及更好的频谱利用率以及更低延迟的需求持续增加。
设想在广泛的频谱中使用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通信技术以扩展和支持相对于当前移动网络世代的各种使用场景和应用。在一方面,5G NR通信技术包括例如:用于解决用于访问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的以人为中心的用例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具有严格要求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特别是在延迟和可靠性方面;以及用于非常大量的连接设备并且通常传输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信息的大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改进5G通信技术及其他技术。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和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因此,由于对增加的数据速率、更高的容量、低功耗以及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可能需要新方法来支持低损耗多频带操作,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改善诸如5G NR通信等无线通信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以下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所有预期方面的广泛概述,并且既不旨在标识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根据一个示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频带无线通信的复用器。在一方面,复用器包括被配置为在从多个频带中选择的频带内传输或接收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调谐组件。复用器还包括与至少一个调谐组件通信地耦合并且被配置为在所选择的频带内传输或接收至少一个信号的至少一个组合组件。在一方面,至少一个调谐组件集成在芯片上,并且至少一个组合组件未集成在该芯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