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和分析血浆中的荧光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7191.0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杰格·J·希霍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迪贝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965 | 分类号: | A61K31/4965;A61K31/5377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霞<国际申请>=PCT/US2018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释 样品制备过程 荧光化合物 患者血浆 血浆样品 用溶剂 内标 脱水 分析 | ||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患者血浆中荧光化合物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患者收集血浆样品,用溶剂稀释样品并通过HPLC分析稀释的样品。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不需要脱水,也不需要内标。
相关申请的引证
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588,606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领域一般地涉及血浆中的荧光化合物的检测和定量。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分析和定量患者的血浆中的(2R,2'R)-2,2'-((3,6-二氨基吡嗪-2,5-二羰基)双(氮烷二基))双(3-羟基丙酸)的方法。
在临床试验期间和之后经常需要对患者血浆中的小分子药物进行分析。在临床试验期间,有必要建立正确的药物剂量以优化功效并最小化不良副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太少的药物(即,最小的功效和治疗效果)可能与太多(即,不良副作用)一样有害。
肾小球滤过率(GFR)被广泛接受为患者中最可靠的肾功能量度。因此,存在对GFR的准确实时测量的医学需求,以评估由于急性或慢性肾损伤引起的肾功能。目前评估肾功能的常见临床实践测量血清肌酐水平及其24小时清除率,以基于Ferguson和Waikar或Inker等人的GFR方程获得估算的GFR(eGFR)。然而,由于合适的实验室处理样品所需的时间,该方法缺乏适当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具有时间延迟性。此外,结果根据诸如年龄、水合作用、肌肉质量和饮食等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外源性GFR示踪剂,如碘海醇如图1所示,提供有效的GFR评估。碘海醇不会在患者器官中代谢或汇集。其分布遵循穿过毛细血管的简单浓度梯度,并且通过简单的肾小球过滤完全消除,而没有肾小管肾分泌或重吸收。为了使用碘海醇进行GFR测定,在多个时间点从患者收集血液样品,然后进行仔细的实验室分析。使用WinNonlin PK/PD建模和模拟软件通过数据的PK分析确定GFR值。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过程,对医疗和实验室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还需要延长的时间,因为除了之后要求的实验室分析之外,必须在几个小时内收集多个样品。
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医学病症,其特征在于肾功能随时间逐渐丧失。它包括损害肾脏的病症,并降低其从个体血流中正确去除废物的能力。CKD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贫血(低血细胞计数)、骨弱(骨质薄弱)、营养不良、神经损伤和心脏病风险增加。根据国家肾脏基金会的统计,大约全部CKD病例的三分之二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的。除家族史外,肾脏疾病的其他风险因子包括年龄、种族、高血压和糖尿病。GFR是确定肾功能水平和评估患者CKD分期的最佳测试。
GFR是确定肾功能水平(其确定CKD分期)的重要测试。如下所示,患者的GFR越低,CKD越严重。
已经进行了很多努力以寻找可以实时透皮检测的外源性荧光剂。参见US 9,480,687、US 9,114,160、US 8,722,685、US 8,115,000和US 8,778,309的教导;其各自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除了许多其他小分子外,还合成了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和其他化学和物理特性的荧光化合物MB-102。
MB-102,(2R,2'R)-2,2'-((3,6-二氨基吡嗪-2,5-二羰基)双(氮烷二基))双(3-羟基丙酸)是,如图1所示,正在开发的用于实时GFR测定的荧光剂。当激发434nm时,它在556nm处发出强荧光信号,目前正在进行人体临床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可以透皮地实时测量在患者血流中循环的MB-102的量和它通过肾小球滤过消除的速率。这消除了对耗时的样品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的需要,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患者肾功能的实时评估。因此,需要验证用于量化患者的血浆或血流中的MB-102的量的方法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迪贝肯有限公司,未经麦迪贝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