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196.3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寿史;安永博敏;京兼庸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陈海云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显示装置 | ||
背光源装置(12)具有:框体(13),其具有光出射部(13a);LED(14),其收容于框体(13)内;棱镜片(19),其配置于光出射部(13a),具有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单位棱镜(19b1);以及带透光功能反射片(17),其在光出射部(13a)上相对于棱镜片(19)配置于LED(14)侧,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光反射部(21)、和使光透射的光透射部(20),至少包含与LED(14)重叠的部分在内的LED配置区域(LA),与其周围的LED非配置区域(LNA)相比,光反射部(21)的面积比率相对地大,至少光透射部(20)沿第一方向呈长条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当前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面照明光源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照明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其对光进行放射;导光体,其对来自于光源的光进行传输,在其放射方向的规定位置具有放射面;壳体,其将导光体的放射面以外的面闭锁并将光源配置于大致中央;内侧反射部,其设置于壳体和导光体之间,具有对在导光体内部传输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以及放射侧反射部,其具有外方反射部和开口部,该外方反射部在放射面上配置,具有使在导光体内部传输的光以规定的比例反射的反射面,该开口部在外方反射部形成,使来自于光源的光之中至少1次由任一个反射面反射后的反射光通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面照明光源装置,担心使反射光通过的开口部,会被使用者作为局部地明亮的明亮部而识别,存在容易产生亮度不匀的倾向。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亮度不匀的产生。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具有:框体,其具有出射光的光出射部;光源,其收容于所述框体内;聚光部件,其是配置于所述光出射部的聚光部件,具有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单位聚光部;以及带透光功能反射部件,其在所述光出射部上,相对于所述聚光部件而配置于所述光源侧,具有对光进行反射的光反射部、和使光透射的光透射部,至少包含与所述光源重叠的部分在内的光源配置区域,与其周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相比,所述光反射部的面积比率相对地大,该带透光功能反射部件,至少所述光透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而呈长条状。
通过这样,从光源发出的光,在直接透射带透光功能反射部件的光透射部、或者由光反射部反射后而透射光透射部之后,利用聚光部件中的多个单位聚光部,在其排列方向即第二方向上选择性地赋予聚光作用,从框体的光出射部出射。带透光功能反射部件,至少包含与光源重叠的部分在内的光源配置区域,与其周围的光源非配置区域相比,光反射部的面积比率相对地变大,因此抑制从光源配置区域的出光,并且促进从光源非配置区域的出光,由此实现光出射部中的出射光量的均匀化。
但是,透射了带透光功能反射部件的光透射部的光,虽然具有聚光部件的单位聚光部在第二方向上赋予聚光作用,但在第一方向上不赋予聚光作用。因此,光透射部,虽然对于使用者来说,虽然在第二方向上以模糊地扩展的方式看到,从而难以作为明亮部识别,但是在第一方向上存在容易作为明亮部识别的倾向。
这一点,由于光透射部沿单位聚光部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呈长条状,因此光透射部,对于使用者来说,在第一方向上以模糊地扩展的方式看到,从而难以作为明亮部而识别。由此,由于光透射部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任一个上,均难以作为明亮部而识别,因此难以产生亮度不匀。此外,与假设在上述聚光部件以外另外准备具有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的多个第二单位聚光部的第二聚光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削减部件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