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正时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200.6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满谷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L1/356 | 分类号: | F01L1/35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正时 调整 装置 | ||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经由工作油控制部(OC)连接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经由工作油控制部(OC)连接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排放油路(RRd)、排放油路(RAd)连接滞后角室(201)及提前角室(202)与油排出部(OD)。再循环油路(Rre)连接排放油路(RRd)、排放油路(RAd)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再循环单向阀(81)仅允许工作油在再循环油路(Rre)中从排放油路侧向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侧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侧流动。再循环油路(Rre)在工作油控制部(OC)的内侧与排放油路连接。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1月1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7514号、2017年3月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42607号以及2017年4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84456号,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设置于从内燃机的驱动轴到从动轴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对由从动轴开闭驱动的气门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在油压式的情况下,具备与驱动轴和从动轴中的一方连动地旋转的外壳、以及固定于驱动轴和从动轴中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叶片转子,通过朝在外壳内由叶片转子划分形成的滞后角室和提前角室中的一方供给工作油,使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朝滞后角方向或者提前角方向相对旋转。朝滞后角室和提前角室供给的上述工作油由工作油切换阀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41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中,在构成工作油控制阀的套筒,形成有供从工作油供给源供给的工作油流动的供给开口部、与滞后角室连通的滞后角开口部、与提前角室连通的提前角开口部、供从滞后角室向外部排出的工作油流动的滞后角排放开口部、供从提前角室朝外部排出的工作油流动的提前角排放开口部、供从滞后角室返回工作油控制阀的工作油流动的滞后角再循环开口部、以及供从提前角室返回工作油控制阀的工作油流动的提前角再循环开口部。通过两个再循环开口部,能够再利用来自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的工作油。
在专利文献1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中,通过再循环开口部的两个再循环油路分别在工作油控制阀的外侧与通过滞后角开口部的滞后角供给油路、通过提前角开口部的提前角供给油路连接。此外,两个排放开口部相对于两个再循环开口部、滞后角开口部、提前角开口部独立地形成。因此,需要如上述那样在工作油控制阀形成多个开口部。因而,工作油控制阀的尺寸有可能在开口部的排列方向上变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小型的工作油控制部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本公开提供一种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对内燃机的气门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具备相位转换部、工作油供给源、工作油控制部、油排出部、滞后角供给油路、提前角供给油路、排放油路、再循环油路以及再循环单向阀。
相位转换部具有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
工作油供给源向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供给工作油。
工作油控制部对从工作油供给源向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进行控制。
油排出部排出来自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的工作油。
滞后角供给油路经由工作油控制部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滞后角室连接。
提前角供给油路经由工作油控制部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提前角室连接。
排放油路将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与油排出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 下一篇:通过引入臭氧来提高NOx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