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795.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50/531;H01M50/586;H01M4/66;H01M10/058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正极 | ||
正极具备:以铝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和介于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保护层。保护层包含无机物颗粒、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以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保护层在正极集电体上具有:在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的第1区域;和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边缘突出而形成的第2区域,第2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为第1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1.5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以下简称为“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例如在成为与正极端子电连接的引线的部分具有未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且露出集电体表面的露出部。为了确保正负极间的锂离子的顺利迁移,正极被设计为比负极小,在这种情况下,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夹着分隔件与负极相对。而且,如果异物进入到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与负极之间且该异物刺破分隔件时,有时会产生该露出部与负极接触而流通大电流的低电阻的内部短路,从而引起大量放热。
为了防止这样的低电阻的内部短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绝缘层的正极,该绝缘层是在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涂布包含粘结剂树脂和溶剂的粘结剂溶液并干燥而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56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绝缘层是仅由粘结剂树脂构成的薄膜层,因此抑制由异物混入所致的内部短路的效果小。特别是在异物的尺寸大的情况下,认为由该绝缘层带来的内部短路抑制效果并不充分。
而且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而言,要求减小由于针刺等而在形成有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与负极间产生内部短路时的放热量,但专利文献1的技术难以降低该放热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以铝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形成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和介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与上述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保护层。上述保护层包含无机物颗粒、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以上述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在上述正极集电体上具有:在形成上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的第1区域;和从上述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边缘突出而形成的第2区域,上述第2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为上述第1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1.5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上述正极;负极;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和,非水电解质,保护层设置于夹着分隔件而与负极相对的位置。
根据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可以高度抑制正极集电体与负极间产生低电阻的内部短路而不损害电池特性。另外,例如在由于针刺等而产生了内部短路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放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极体的层叠结构的图。
图4是图3中的AA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正极中,保护层在正极集电体上、在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且从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突出而形成,所述保护层包含无机物颗粒、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且以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以无机物颗粒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保护层较硬,不易断裂,因此即使是混入了例如200μm以上的较大异物时,也可以高度地抑制正极集电体与负极间产生低电阻的内部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化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