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体、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模块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7843.0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政典;佐藤麻子;渡边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合剂层 无机粒子 电极体 电池模块 二次电池 电极组 集电体 粘结剂 输入输出特性 偏析 | ||
本发明提供输入输出特性优异的电极体、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模块及车辆。实施方式的电极体具有集电体、集电体上的电极合剂层和电极合剂层上的包含无机粒子和粘结剂的无机粒子含有层,无机粒子含有层的粘结剂偏析于电极合剂层侧。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电极体、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模块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迅速普及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及插电式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的电源中,主要使用了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制造。在制作了正极及负极隔着隔膜卷绕而成的电极组后,将该电极组收纳到铝或铝合金那样的金属制壳体中。接着,将盖焊接到壳体的开口部,从设置于盖上的注液口将非水电解液注液到壳体内后,将密封构件焊接到注液口上而制作电池单元。之后,通过对该电池单元实施初充电或老化处理,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二次电池)。
就该二次电池而言,为了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需要高能量密度化。另外,由于变得也需要加速性能,所以也变得需要低电阻化,以能够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并成为优异的输入输出特性。为了提高这两特性,进行了隔膜的薄膜化、空隙率的提高。但是,薄的隔膜为了确保充分的抗拉强度而提高了密度,空隙率变小。作为其对策之一,有在电极上通过涂布等方法直接形成隔膜的方法。如果使用凹版辊等进行无机粒子的涂布,则虽然能够薄膜化,但存在下述课题:如果不增多粘结剂量,则在振动时或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时无机隔膜剥离。另外,存在下述课题:如果以无机隔膜不剥离的程度增多粘结剂量,则由于无机隔膜的空隙率变小,所以引起电阻上升。
因此,迫切期望确立在进行隔膜的薄膜化的同时兼顾绝缘性和大电流特性的提高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2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实施方式提供输入输出特性优异的电极体、电极组、二次电池、电池模块及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电极体具有集电体、集电体上的电极合剂层和电极合剂层上的包含无机粒子和粘结剂的无机粒子含有层,无机粒子含有层的粘结剂偏析于电极合剂层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极体的截面概念图。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极组的截面概念图。
图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二次电池的展开立体图。
图5是图3的二次电池的盖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的二次电池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3的二次电池的卷绕型电极组的展开图。
图8是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展开图。
图9是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截面图。
图10是第5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11是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念图。
图12是第6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念图。
图13是第7实施方式的飞翔体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