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测和/或刺激受试者体内的活动的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7947.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C·E·威廉姆斯;O·布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EPI明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B5/293;A61B1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洁;陈斌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测 刺激 受试者 体内 活动 电极 装置 | ||
1.一种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能够可移除地至少部分地植入骨头或其他组织的凹部中,所述电极装置包括:
头部;以及
轴,所述轴连接到所述头部;所述轴包括:
轴主体,所述轴主体在所述轴的轴向方向上从所述头部向远侧延伸;
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在所述轴的远端处包括导电表面;以及
多个离散的锚固元件,所述多个离散的锚固元件在所述轴的横向方向上从所述轴主体的外表面突出,
其中导线延伸穿过所述头部并且电连接到所述导电元件,以及
其中所述头部的外部部分有弹性的柔性的,并且从所述轴主体沿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头部的外缘,所述头部的所述外部部分随着其朝向所述头部的所述外缘延伸而向远侧弯曲,使得所述头部具有凹入的面向远侧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电极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通过压配合插入到所述凹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锚固元件被配置成在从所述电极装置的植入位置移除所述电极装置期间变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锚固元件被配置成在从凹部移除所述电极装置期间和之后保持完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轴主体是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所述锚固元件是由第二材料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比所述第一材料更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至少一者:与所述轴主体整体形成为单一件的所述锚固元件;以及与整个或部分所述头部整体形成为单一件的所述轴主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至少一者:
以交错模式布置在所述轴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所述锚固元件;
所述多个锚固元件中在所述轴的所述轴向方向上定位成比所述多个锚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锚固元件更靠近所述轴的所述远端的至少一个锚固元件;以及
所述多个锚固元件中在所述轴的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与所述轴的所述远端相距第一距离之处的第一对锚固元件,以及所述多个锚固元件中在所述轴的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与所述轴的所述远端相距第二距离之处的第二对锚固元件,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是不同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对的所述锚固元件沿着所述轴的第一横向轴线位于所述轴主体的相对侧上,并且所述第二对的所述锚固元件沿着所述轴的第二横向轴线位于所述轴主体的相对侧上,所述第一横向轴线和所述第二横向轴线基本上彼此正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锚固元件各自具有楔形形状,所述楔形形状的厚度朝向所述轴的所述远端逐渐变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楔形形状由以下各者限定:后表面,所述后表面面向所述装置的所述头部;以及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从所述后表面的外缘朝向所述装置的所述远端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至少一者:延伸越过相对于所述装置的横向平面具有大于或等于5°的角度的平面的后表面;以及弯曲的所述侧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元件具有近端表面,所述导线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近端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导线焊接或钎焊到所述近端表面,其中所述导电元件的所述近端表面包括凹部,所述导线在所述凹部中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近端表面,以及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焊接或钎焊期间保持熔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PI明德有限公司,未经EPI明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9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