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需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341.X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刘柳;蒋惠玲;原田浩树;永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文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方法 用户 设备 基站 | ||
本发明提供通信系统中执行的按需处理方法以及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其中,由用户设备执行的进行按需处理的方法包括:发送按需信令触发信号,所述按需信令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基站发送所述按需信令;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按需信令;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按需信令进行按需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涉及通信系统中执行的按需处理方法以及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5G新空口(New Radio,NR)场景中,UE可以包括三种不同的状态:空闲(IDLE)态、非激活(INACTIVE)态和连接(CONNECTED)态。其中,在空闲态,网络侧不知晓UE的用户标识,UE周期性监听来自基站的系统消息广播(MIB和一部分SIB),处于低功耗模式。在非激活态,网络侧知晓UE的用户标识,因此UE虽然未激活,但可以发送上行信道质量测量信号SRS等上行参考信号。在连接态,UE将正常接收和发送数据。
但是,不管针对5G中单波束的场景还是多波束的场景,对于UE来说,特别是对于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的UE来说,当网络中基站发送的所有信令均处于随时连线(always-on)状态时,将会导致通信系统的能量消耗过大,并会造成系统中过多的网络干扰。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节约能量并尽量避免网络干扰的信令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行按需处理的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按需信令触发信号,所述按需信令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基站发送所述按需信令;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按需信令;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按需信令进行按需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行按需处理的方法,由基站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按需信令触发信号;根据所述按需信令触发信号发送所述按需信令,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按需信令进行按需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单元,配置为发送按需信令触发信号,所述按需信令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基站发送所述按需信令;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按需信令;处理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基站发送的按需信令进行按需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按需信令触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按需信令触发信号发送所述按需信令,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按需信令进行按需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按需处理的方法以及对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能够使得通信系统中的部分信令以按需信令的形式,通过用户设备触发基站进行传输,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能量消耗,并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随时连线信令导致的网络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进行按需处理的方法;
图2是传统LTE的竞争性随机接入过程的传输步骤示意图;
图3是5G NR的应用场景中随机接入过程的传输步骤示意图;
图4是5G NR的mMTC或URLLC场景中随机接入过程的传输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与按需信令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其中图5(a)是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前导码本身的组合与不同按需信令组合的对应关系;图5(b)是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前导码本身的组合与RA和不同按需信令中的一种或两种功能的对应关系;图5(c)是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前导码本身的组合与不同按需信令和其对应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