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508.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MW |
主分类号: | H01P3/00 | 分类号: | H01P3/00;H01P3/02;H01P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崔龙铉;赵永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波导管 过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该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包括:板状侧面和上面,其具有与用于传递传输线信号的波导管对应的尺寸及形状;板状隆起线,其形成于由所述侧面和上面形成的内部空间,且具有一端与所述传输线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上面接触的倾斜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超高频信号传输和处理中使用的中空型波导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如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CPW,Coplanar Waveguide)、接地共面波导(CPWG,CPW with Ground)等印刷电路基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型的传输线与中空型的波导管的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transmission line-waveguide transitiondevice)。
[谢辞标记]
本研究的进行受到了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所有政府部门Giga KOREA项目'的支助(项目固有号码:1711021003,具体项目号码:GK16NI0100)[This work was supportedby'The Cross-Ministry Giga KOREA Project'grant to the Ministry of Science,ICTand Future Planning,Korea。]
背景技术
波导管结构主要用于在具有超高频如28GHz或者60GHz等的毫米级的波长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频带中实现损失小且性能高的无源元件(例如,缝隙阵天线、号角天线、滤波器、天线共用器等)。
波导管利用封闭的空间即波导管结构本身的共振现象传输信号,而且管状的波导管大致可设计为具有与所述传输信号的频率性能对应的长度。根据内部填充的介电质,可区分所述波导管的种类及使用用途。
中空型波导管通常具有矩形金属块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空气(air),由于介电质损失最小且传输性能优秀,因此具有能够实现高性能的优点。然而,通常,为了与由PCB型方式实现的其他电子装备进行结合(即,为了与PCB型的传输线连接),需要额外的过渡(transition)结构。
图1a是现有的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的一例,已在韩国国内专利申请号第10-2009-0026489号(名称:“波导管-微带线变换装置”,申请人:三星泰利斯,发明人:朴大成,申请日:2009年3月27日)中公开。图1a所示的过渡装置是将微带线a32的信号通过在PCBa20上形成的缝隙a22(slot)向波导管a10传递的结构。波导管a10的外部与PCBa20的接地是以通路孔a24形式进行接触。图1a所示的结构是传输线与波导管相互垂直连接的结构,为了使波导管与设置有传输线的基板平行设置,需要增加使波导管以90度弯折的结构,由此导致整体的体积及结构的复杂度增加。
图1b是现有的传输线-波导管过渡装置的另一例,已在韩国国内专利申请号第10-2010-0040863号(名称:“光频带传输线-波导管变换装置”,申请人:三星电机,发明人:LeeJeongeon,申请日:2010年4月30日)中公开。图1b所示的过渡装置是同轴线b22与波导管间的过渡装置。同轴线b22与波导管相互以垂直方向连接,同轴线b22的中心导体b21a作为探头(Probe)向波导管内部传递信号。该结构同样为了使波导管与同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例如需要将同轴线以90度弯折。如果同轴线被弯折90度,则不仅需要基于最小旋转半径的空间,而且由此在同轴线的外部导体上可能会发生裂缝(cra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MW,未经株式会社KMW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