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罐及圆筒形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787.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6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奥谷仰;榎本武史;吉田政幹;高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07 | 分类号: | H01M50/107;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圆筒 | ||
电池罐具备:筒状的主体部;开口部,其设在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以及底部,其封闭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在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通过缩径而形成有环状槽部,环状槽部具有比位于最靠内侧的位置的最缩径部靠开口端侧的槽上部和比最缩径部靠底部侧的槽下部,槽下部的壁厚T1大于主体部的壁厚T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罐及具备该电池罐的圆筒形电池。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圆筒形电池具备发电要素和收纳发电要素的有底圆筒形的电池罐。在电池罐的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环状槽部。通过使封口体支承于槽部而将开口部封口。
提出了各种在电池罐形成环状槽部的方法。例如通过将设在辊的周面的肋压入到电池罐的开口端附近而形成向内侧突出的环状槽部。一般来讲,环状槽部的变形是将罐壁拉伸的塑性变形,槽部的壁厚与变形前相比变薄。从提升电池罐的加工性使槽形状稳定化的方面考虑,也进行预先减薄被加工区域的壁厚而降低硬度的操作。但是,若槽部薄壁化,则槽部的强度下降。
因此,专利文献1提出了这样的内容:从使形状稳定化并且谋求抑制环状槽部的薄壁化的方面考虑,在从电池罐的底面向上进行加压的状态下,将电池罐的转速相对于开槽辊的压入速度的比例设为2.0以上且5.5以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65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若误用电池,则有时在电池内急剧地产生气体,电池的安全机构进行工作。在圆筒形电池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的一部分沿着电池罐和发电要素之间的分界(即电池罐的内表面)移动,因此有时气流冲撞于环状槽部而使槽部破损。为了使安全机构正常地进行工作,期望尽量地避免槽部的破损。
鉴于上述内容,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池罐具备:筒状的主体部;开口部,其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以及底部,其封闭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通过缩径而形成有环状槽部,所述槽部具有比位于最靠内侧的位置的最缩径部靠所述开口端侧的槽上部和比所述最缩径部靠所述底部侧的槽下部,所述槽下部的壁厚T1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壁厚T2。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的圆筒形电池具备:电极组;电解质;上述电池罐,其收纳所述电极组和所述电解质;第1绝缘板,其配置在所述环状槽部和所述电极组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面之间;以及第2绝缘板,其配置在所述底部和所述电极组的所述底部侧的端面之间。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圆筒形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罐的纵剖视图。
图2是该电池罐的环状槽部的放大剖视图,是表示环状槽部与第1绝缘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槽部各部分的结构的图(a)和表示槽部各部分的壁厚和形成最小曲率半径的部位的图(b)。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筒形电池的纵剖视图。
图4是在电池罐形成环状槽部的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罐具备筒状的主体部、设在主体部的一个端部的开口部、以及封闭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的底部。在开口部的开口端附近通过缩径而形成有环状槽部。在此,开口部是指不仅包含开口端也包含其附近的环状槽部的区域。环状槽部具有位于最靠内侧的位置的最缩径部、比最缩径部靠开口端侧的槽上部、以及比最缩径部靠底部侧的槽下部。
缩径是指例如将夹具从外侧按压于电池罐的罐壁,沿着电池罐的周面将罐壁向内侧压入,使罐壁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加工。构成槽部的罐壁材料的绝对量受限。因此,一般来讲,槽部的壁厚与通过缩径而变形之前相比变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和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及压块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