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导管和医疗用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904.5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小国康平;堀内伊知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英慧;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导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医疗用导管具有:第二管(22),其具有供引导线通过的第一管腔(25)和形成在外周面并与第一管腔(25)连通的引导线端口(27);斜面部(25a),其从第一管腔(25)的内壁通过引导线端口(27)至外周面连续地设置;加强部(25b),其在第一管腔(25)内设置于斜面部的基端侧,加强部的高度为第一管腔(25)的内径的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导管、更详细地说是供引导线通过而使用的医疗用导管、以及用于该医疗用导管的医疗用管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7年2月1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025983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供引导线通过的引导线管腔的医疗用导管(以下有时简称为“导管”。)。在通常的导管的留置过程中,首先成为引导线的前端经由内窥镜的钳子通道而配置在患者体内的期望的部位的状态。接下来,使从钳子通道基端伸出的引导线基端通过导管的引导线管腔(反向加载),使导管沿着引导线前进。由此,能够将导管前端配置在期望的部位。
为了在将引导线前端固定在期望的部位的状态下插入导管,导线的从钳子通道基端伸出的部位的长度需要比导管的全长长。在该部位的长度比引导线管腔前端侧开口与基端侧开口间的长度短的情况下,手术医生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很难将引导线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因此,将导管前端配置在期望的位置也变得很难。
在使用引导线管腔的开口设置在导管的前端部和基端部的导管的情况下,引导线从钳子通道伸出的长度比导管的全长长,操作变得繁杂。对此,提出了如下方案:将引导线管腔的基端侧开口(以下有时称为“引导线端口”)设置在导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面,该方案也被实用化。
在将引导线端口设置在导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面的导管中,设置在外周面的基端侧开口和引导线管腔彼此的轴线成角度,延伸的方向不同。因此,有时引导线无法顺畅地从基端侧开口出来。
关于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通过将外周面的一部分切成折片状并压入到引导线管腔内,形成基端侧开口并且在引导线管腔与基端侧开口之间形成斜面。通过使反向加载的引导线沿着该斜面,能够使引导线顺畅地从基端侧开口伸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09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构造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像后述那样在以实际的导管尺寸应用该构造的情况下,有时引导线不一定沿着斜面移动。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反向加载的引导线从形成于外周面的基端侧开口更顺畅地伸出的医疗用导管、以及能够适用于该医疗用导管的医疗用管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医疗用导管,该医疗用导管具有护套,其具有供引导线通过的引导线管腔和形成在外周面并与所述引导线管腔连通的引导线端口;斜面部,其从所述引导线管腔的内壁通过所述引导线端口至所述外周面连续地设置;以及加强部,其在所述引导线管腔内设置于所述斜面部的基端侧,所述加强部的高度为所述引导线管腔的内径的30%以上。
所述加强部也可以由与所述护套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所述斜面部的立起位置也可以位于比所述引导线端口的前端靠前端侧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粉末吸入器
- 下一篇:用于将管联接到管接头的压缩套环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