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9212.2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东堂园英树;叶山真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7/18 | 分类号: | F04B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万青;李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控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量控制阀,其改善了启动容量可变型压缩机时控制室的液态制冷剂的排出功能,且能够同时实现容量可变型压缩机的启动时间的缩短及控制时的容量控制的响应性的提高。所述容量控制阀具备阀主体(2)及阀体(21),所述阀主体(2)具有使控制压力的流体流通并且具有第1阀座面(31A)的第1阀室(7)及使吸入压力的流体流通的内部空间(4),所述阀体(21)具有连通第1阀室(7)与内部空间(4)的中间连通路(26)及与第1阀座面(31A)进行接触分离来开闭中间连通路(26)的第1阀部(21C),第1阀部(21C)的开口面积比中间连通路(26)的开口面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作流体的容量或压力进行可变控制的容量控制阀,尤其涉及一种根据压力负载对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等的吐出量进行控制的容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汽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具备:利用引擎的旋转力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以能够改变倾斜角度的方式与旋转轴连结的斜板;以及与斜板连结的压缩用活塞等,通过改变斜板的倾斜角度,改变活塞的冲程,从而对制冷剂的吐出量进行控制。
利用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将通过活塞进行了加压的制冷剂吐出的吐出室的吐出压力以及容纳有斜板的控制室(曲柄室)的控制室压力,同时使用利用电磁力驱动开闭的容量控制阀,适宜地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调整作用于活塞的两个面的压力的平衡状态,由此能够连续改变该斜板的倾斜角度。
如图7所示,作为这样的容量控制阀已知有一种如下容量控制阀,其具备阀部、感压体178、阀体181及螺线管部S等,所述阀部具有:第2阀室182,经由第2连通路173与吐出室连通;第1阀室183,经由第1连通路171与吸入室连通;及第3阀室184,经由第3连通路174与控制室连通,所述感压体178具有:阀座体180,配置于第3阀室内并根据周围的压力进行伸缩,并且设置于伸缩方向的自由端,所述阀体181具有:第2阀部176,开闭将第2阀室182与第3阀室184连通的阀孔177;第1阀部175,开闭第1连通路171与流通槽172;及第3阀部179,在第3阀室184通过与阀座体180的卡合及脱离开闭第3阀室184及流通槽172,所述螺线管部S向阀体181供给电磁驱动力(以下,还称为“现有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而且,在该容量控制阀170中成为如下结构:在进行容量控制时,在需要变更控制室压力的情况下,即使不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设置离合机构,也能够使吐出室与控制室连通来调整控制室内的压力(控制室压力)Pc。并且,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为停止状态时,在控制室压力Pc上升了的情况下,使第3阀部(开阀连结部)179与阀座体(卡合部)180分离而开放吸入侧通道,使吸入室与控制室连通。
然而,在停止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并长时间放置之后欲启动的情况下,由于控制室(曲柄室)内积存有液态制冷剂(在放置过程中制冷剂被冷却而液化之后的制冷剂),因此只要不排出该液态制冷剂,则无法压缩制冷剂而确保如设定的吐出量。因此,为了启动之后马上进行所希望的容量控制,需要尽可能迅速地排出控制室(曲柄室)的液态制冷剂。
因此,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构成为在第3阀部179设置辅助连通路185,并能够从第3阀室184经由辅助连通路185、中间连通路186及流通槽172,与控制室连通的第3阀室184及与吸入室连通的第1连通路171连通。由此,如图7的箭头所示,在启动液态制冷剂容量可变型压缩机来进行制冷时,从控制室(曲柄室)经由吸入室向吐出室排出液态制冷剂而气化控制室的制冷液。由此,相较于不具有辅助连通路185的容量控制阀能够早1/10至1/15设为制冷运行状态。
图7及图8(a)表示向螺线管部S通电,开放弹簧机构187收缩,第1阀部175成为开阀状态。另一方面,图8(c)表示在螺线管部S为关闭状态时,通过伸长开放弹簧机构187成为关闭第1阀部175,开启第2阀部176的状态的同时第3阀部179接受吸入室压力Ps及控制室压力Pc而成为开阀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