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9812.9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9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大津晓彦;山添升吾;白田真也;菅原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对低频带声音的隔音性能高的隔音结构。本发明的隔音结构具有至少1个具备具有孔部的框以及固定在框上的膜的隔音单元,膜具有面密度分布,将高面密度区域之间、以及高面密度区域与孔部的端部之间内的最短的线段长度设为Δd,将孔部的端部之间内的最长的线段长度设为L[m],将低面密度区域的材质的杨氏模量设为E[Gpa],将低面密度区域的平均膜厚设为h[m],将膜的最大面密度和最小面密度分别设为ρmax和ρmin时,参数X以下述式(1)满足下述不等式(2):X=Eh2/(ρmax/ρmin)[N]……(1);(Δd/L‑0.025)/(0.06)[N]≤X[N]≤10[N]……(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框以及固定在框上的膜的隔音结构。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具有面密度分布并且用于选择性地吸收成为目标的低频声音的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提出一种隔音结构,其具备框、固定在框上的薄膜以及设置在薄膜上的锭子,并且通过具有锭子的薄膜的振动进行隔音的隔音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2和3)。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隔音装置,其由规则性地固定有锭子的薄膜构成,并且由通过使由声波引起的整个薄膜的振动和被锭子分割的部分振动相互抵销而使薄膜的振动衰减并降低噪音。另外,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一种隔着间隔而重叠了2个以上的该薄膜的隔音装置。
专利文献1中使用了重量轻、结构简单且不需要体积的薄膜,使得作为隔音装置具有通用性,具有足够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尤其能够降低低频频带的噪音。
并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隔音部件,其中,在一面规则性地固定有多个锭子的防锈处理薄钢板将锭子固定面设为内侧,并在刚性框体的至少一侧开口以覆盖该开口的方式接合而成。
专利文献2中进一步改进了专利文献1,使得重量轻、通用性高,并且隔音性能(尤其降低低频频带噪音的性能)、施工性、耐久性、外观优异,即使适用于建筑物的外装材料也能够充分发挥作为噪音降低部件的效果。
并且,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声音衰减面板,其具备被多个单独的单元分割的刚性框架、柔性材料片以及多个锭子,各锭子以在各单元分别设置有锭子的方式固定在柔性材料片上。
专利文献3中使得能够遍及宽频率范围而进行声音衰减。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7-019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27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504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隔音结构比以往的隔音结构的重量轻、结构简单且通用性高,并且具有足够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尤其低频频带的隔音性能优异。但是,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隔音结构在锭子上使用了金属片,使用薄钢板作为膜,并且以适用于建筑物的外装材料为目的,因此存在重量重且尺寸大的问题。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隔音结构存在不足以在设置有在设置有成为供气体通过的通气孔的区域的状态下得到高的吸音性能,而且在声波的行进方向与膜表面的法线矢量都不水平(即平行)时吸音性能不充分的问题。
本申请人将“一种隔音结构,其将具备具有孔部的框以及以覆盖孔部的方式固定在框上的膜的隔音单元配置于具有开口的开口部件,并且以使膜的膜表面相对于其开口截面倾斜且在开口部件上设置有成为供气体通过的通气孔的区域的状态配置”的发明作为国际申请PCT/JP2016/074427进行了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极细纤维的层叠吸音材料
- 下一篇:隔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