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9963.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隆太郎;杉浦裕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B60C1/00;B60C11/00;C08K3/36;C08L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软化剂 橡胶组合物 胎冠 充气轮胎 基部胎面 增塑剂 树脂 二烯系橡胶 二氧化硅 聚丁二烯 橡胶硬度 质量比率 物性 配合量 软化点 配合 橡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抑制物性随时间而变化并且维持优异的冰上性能。基部胎面由基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基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是在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中配合Wu质量份(Wu为0以上)的含有增塑剂成分的软化剂U而形成的,胎冠由胎冠用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胎冠用橡胶组合物是在含有30质量%以上聚丁二烯的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中配合30质量份以上的二氧化硅、Wc质量份(Wc为20以上且70以下)的软化剂C而形成的,所述软化剂C含有软化点为90℃~150℃的5质量份~30质量份的树脂成分以及增塑剂成分,树脂成分在软化剂C中所占的质量比率为0.1~0.5,所述胎冠用橡胶组合物的JIS K6253类型A、20℃下的橡胶硬度为60以下,软化剂C与软化剂U的配合量之差(Wc‑Wu)为2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抑制物性随时间而变化,维持优异的冰上性能。
背景技术
在冬用充气轮胎中,有时通过在其胎面橡胶中配合大量油成分来改善冰上性能。此外,除了要求初始冰上性能优异以外,还要求持续多年维持冰上性能。但是,在使用时以及从春季到秋季保管时,当胎面橡胶的油成分流到外部或转移到邻接构件时,冰上性能恐怕会降低。
因此,专利文献1提出了通过使基部胎面部的软化剂浓度比胎冠部的软化剂浓度高,来维持胎冠部最初所具有的橡胶硬度以及冰上性能。然而,当基部胎面部的软化剂浓度比胎冠部的软化剂浓度高时,存在驾驶稳定性恶化的问题。近年来,要求开发更高性能的充气轮胎,并要求在抑制物性随时间而变化的同时,实现更优异的冰上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62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抑制物性随时间而变化,维持优异的冰上性能。
技术方案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胎面部,该胎面部包括:配置于轮胎径向外侧的胎冠以及配置于胎冠的径向内侧的基部胎面,所述基部胎面由基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基部胎面用橡胶组合物是在橡胶成分100质量份中配合Wu质量份(其中,Wu表示0以上的实数)的含有增塑剂成分的软化剂U而形成的,所述胎冠由胎冠用橡胶组合物形成,所述胎冠用橡胶组合物是在含有30质量%以上聚丁二烯的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中配合30质量份以上的二氧化硅、Wc质量份(其中,Wc表示20以上且70以下的实数)的软化剂C而形成的,所述软化剂C含有软化点为90℃~150℃的5质量份~30质量份的至少一种树脂成分以及增塑剂成分,树脂成分在所述软化剂C中所占的质量比率为0.1~0.5,所述胎冠用橡胶组合物的基于JIS K6253的类型A、20℃下的橡胶硬度为60以下,所述软化剂C与软化剂U的配合量之差(Wc-Wu)为2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
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基部胎面配合有Wu质量份的含有增塑剂成分的软化剂U,胎冠配合有Wc质量份的含有特定的树脂成分以及增塑剂成分的软化剂C,使该软化剂C与软化剂U的配合量之差(Wc-Wu)为2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并且使树脂成分在软化剂C中所占的质量比率为0.1~0.5,使胎冠用橡胶组合物的基于JIS K6253的类型A、20℃下的橡胶硬度为60以下,由此,使软化剂从胎冠向基部胎面的迁移尽量减少,因此,能抑制橡胶随时间固化,将优异的冰上性能维持在以往水平以上。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使所述软化剂C与软化剂U的配合量之比(Wc/Wu)为1.05以上且4.0以下。此外,所述树脂成分是萜烯系树脂为好,进而是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为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