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0190.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柿岛佑一;那崇宁;武田和晃;永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泓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无线通信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使用第一资源从基站(BS)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其中,多个CSI‑RS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资源中的每一个相关联。UE包括处理器,其执行资源选择,其中从第一资源中选择至少第二资源。UE包括发射器,其向BS发送指示第二资源的第一指示符。当处理器在资源选择中确定第一资源超出范围时,第一指示符指示第一资源超出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报告资源超出范围(out-of-range)的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版本13(rel.13)长期演进高级(LTE-A)系统的传统机制中,用户设备(UE)利用波束相关信息(预编码相关信息)(CSI-RS资源指示符(C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组合将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到演进基站(eNB)。如果传播条件较差,则UE通过将CQI的有效载荷设置为“0”而向eNB通知“超出范围”状态。
另一方面,在新的无线电(NR)(第五代(5G))系统中,UE不必利用波束相关信息和CQI的组合将CSI报告给下一代基站(gNB)。例如,在波束管理的初始阶段,UE可以仅利用波束相关信息(不包括CQI)来报告CSI。也就是说,NR系统不支持传统机制报告超出范围状态。结果,即使波束处于波束成型的CSI参考信号(CSI-RS)超出范围的恶劣条件下,UE也需要报告其中一个波束,这实际上是无用的波束。在这种情况下,gNB不知道CSI是基于无用的波束报告的,并且结果gNB可能选择一个不是最好的波束并使用所选波束发送数据。这可能导致通信故障。
[引文列表]
[非专利引用]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211 V13.4.0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3 V13.4.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使用第一资源从基站(BS)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多个CSI-RS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资源中的每一个相关联。UE包括处理器,其执行资源选择,其中从第一资源中选择至少第二资源。UE包括发射器,其向BS发送指示第二资源的第一指示符。当在资源选择中处理器确定第一资源超出范围时,第一指示符指示第一资源超出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器,其接收使用第一资源从基站(BS)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多个CSI-RS的每一个与第一资源中的每一个相关联。UE包括处理器,其测量多个CSI-RS中的每一个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并且从第一资源中选择至少第二资源。UE包括发射器,其向BS发送指示第二资源的指示符和指示第二资源的RSRP的RSRP信息。当处理器确定第二资源超出范围时,RSRP信息指示第二资源超出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利用用户设备(UE)接收使用第一资源从基站(BS)发送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其中,多个CSI-RS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一资源中的每一个相关联;利用UE执行资源选择,其中从第一资源中选择至少第二资源;利用UE在资源选择中确定第一资源是否超出范围;以及从UE向BS发送指示第二资源的第一指示符。当所述确定确定第一资源超出范围时,第一指示符指示第一资源超出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定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波束选择方案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波束选择方案的操作示例的序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0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