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1844.2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沟口昌毅;市川和利;原宗理;山岸骏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088;C21D8/00;C22C38/5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H型钢,其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翼缘板的厚度为25~140mm,当将翼缘板的宽度方向长度设为F、将厚度设为t2时,以在翼缘板的宽度方向上距离翼缘板的宽度方向端面为1/6F的位置、在翼缘板的厚度方向上并且距离翼缘板的厚度方向外侧的面为1/4t2的位置即测定位置7作为中心,与翼缘板的宽度方向正交的面中的平均晶体粒径为38μm以下,马氏体‑奥氏体混合组织的面积分率为1.2%以下,在翼缘板的宽度方向上距离翼缘板的宽度方向端面为1/6F的位置、对于翼缘板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厚度所测定的翼缘板的轧制方向的屈服强度或0.2%屈服应力为385MPa以上,抗拉强度为490MPa以上,测定位置7处的在‑20℃下的夏比冲击试验的吸收能为200J以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层建筑等建筑物的大型化、高层化等在发展。因此,作为结构上的主要的强度构件,利用了较厚的钢材。但是,一般而言,钢铁材料存在制品的厚度越增大、则强度的确保变得越难、进而韧性的确保也变得越难的倾向。
针对这样的问题,关于H型钢的制造,提出了通过应用加速冷却来得到确保了强度、而且确保了良好的韧性的钢材的技术(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通过应用加速冷却来确保590MPa级这样的高强度、确保在0℃下的韧性的技术(专利文献2)。
同样提出了通过应用加速冷却来确保高强度、确保在0℃下的韧性的技术(专利文献3)。
另外,提出了一种技术,其通过使含有Mg的氧化物微细分散于钢中而将原γ粒径微细化,并通过应用加速冷却来得到确保了高强度、并且确保了在21℃下的韧性的钢材(专利文献4)。
提出了将添加有Cu、Ni、Cr、Mo及B的钢坯热轧后,放冷而确保均匀的机械特性的方法(专利文献5)。
提出了一种技术,其将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钢原材料加热后,将翼缘板及腹板在特定的条件下轧制后,翼缘板以1℃/秒以上的冷却速度加速冷却后进行回热,腹板进行放冷(专利文献6)。
提出了在由具有特定的碳当量的化学成分的钢坯制造的H型钢的截面中,以1/4翼缘板部作为基准的显微组织满足特定的条件的技术(专利文献7)。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80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2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35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4183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197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249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2001-0751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制造较厚的钢板时,如果在热轧后应用加速冷却,则钢板的内部的冷却速度与表面相比变慢。因此,在钢板的表面和内部,冷却中的温度履历会产生大的差异,根据钢板的部位有可能强度、延展性及韧性这样的机械特性产生差异。
另外,对于大型的建筑物,优选使用翼缘板的厚度为25mm以上的H型钢(以下,有时称为极厚H型钢)。然而,H型钢的形状特异,在万能轧制中轧制条件(温度、压下率)受到限制。因此,特别是在制造极厚H型钢的情况下,与较厚的钢板相比,有可能腹板、翼缘板、圆角等各部位的机械特性的差异会变大。
针对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1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均匀强度的经沉淀强化的金属合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