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性电磁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2379.4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0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寺岛敬;马田拓实;渡边诚;高宫俊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0;H01F1/147;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性 电磁 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钢板,其是在钢板的表面具有通过多个线状槽进行了细分的磁畴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其中,在所述线状槽的底面设有沿该槽延伸的方向隔开给定间隔(p)而排列的多个凹部,且所述凹部具有给定深度(d),由此,可以抑制磁通密度的降低,进一步改善铁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变压器、特别是绕组变压器(winding transformer)的铁芯材料的取向性电磁钢板。
背景技术
取向性电磁钢板主要用作变压器的铁芯,要求磁化特性优异,特别是铁损低。为此,使钢板中的二次再结晶晶粒高度集中在(110)[001]位向(高斯位向)、降低产品中的杂质是重要的。
但是,由于在控制结晶位向、降低杂质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开发了各种通过物理方法细分磁畴来降低铁损的技术、即磁畴细分技术。磁畴细分的技术大致分为非耐热型的技术和耐热型的技术。对于绕组变压器而言,由于在铁芯加工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因此要求耐热型的磁畴细分技术。
作为非耐热型的磁畴细分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最终产品板照射激光而在钢板表层导入线状应变区域的技术。另外,作为耐热型的磁畴细分技术,通常是在钢板表面形成槽的方法。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钢板上机械地按压齿形痕迹而形成槽的方法,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蚀刻形成槽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利用激光形成槽的方法。
与使用了导入上述高位错密度区域的激光等的磁畴细分技术相比,上述的形成槽的磁畴细分技术存在铁损降低效果小及磁通密度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槽的形成方法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改进钢板表面的形状的方法,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改进槽形状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8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067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3-042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7-220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第4719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第5771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形成槽的耐热型的磁畴细分技术会与待形成的槽容积成比例地减少基础钢板量。因此,在想要加深槽来提高磁畴细分效果时,存在磁通密度降低的问题。这在专利文献5及专利文献6中公开的技术中也是同样的,在无法超越磁通密度的降低与磁畴细分效果的平衡下得到的效果方面遗留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进线状槽的深度方向的形状,从而抑制磁通密度的降低,进一步改善铁损的取向性电磁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等在反复进行对磁畴细分前具有相同特性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形成各种槽的实验中发现,在槽底面不平滑且粗糙的钢板中,相对于磁通密度的变差量,铁损的改善量增多。因此,通过详细地研究这些钢板,发现了槽底面的最优形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一种取向性电磁钢板,其是在钢板的表面具有通过多个线状槽进行了细分的磁畴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其中,
在所述线状槽的底面具备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沿该槽延伸的方向隔开满足下式(1)的间隔p(μm)而排列,
所述凹部具有满足下式(2)的深度d(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析物检测的通用生物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操作造球设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