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门移动用门锁扣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2740.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成勉 |
主分类号: | E05B15/02 | 分类号: | E05B15/02;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韩国世宗***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闩 卡定部 锁扣盒 前部面 卡定 门锁扣 组装体 扣入 门框 把手部件 侧面设置 剖面形态 室外气压 门移动 倾斜面 锁闩卡 直角面 晃动 紧贴 施加 室内 | ||
本发明通过改善锁扣盒的剖面形态,使得在锁闩扣入到锁扣盒的状态下,可以没有前后游隙地维持紧贴状态,以能够解决在设置于门的锁闩卡定到设置于门框的门锁扣盒的状态下,因包括室内、室外气压的变化在内的各种外力的施加而导致门在晃动的过程中产生声音的现有锁扣盒的问题,在门(30)的侧面设置有与把手部件相连接来进行工作的锁闩组装体,在门框(40)设置有用于扣入并卡定锁闩组装体的锁闩(20)的锁扣盒(10),上述锁扣盒(10)包括前部面卡定部(12)及后部面卡定部(14),上述前部面卡定部(12)用于卡定锁闩(20)的前部面(22),上述后部面卡定部(14)用于卡定锁闩(20)的后部面(24),上述前部面卡定部(12)由前端的直角面(12a)和内侧的倾斜面(12b)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扣盒,本发明通过改善锁扣盒的剖面形态,使得在锁闩扣入到锁扣盒的状态下,可以没有前后游隙地维持紧贴状态,以能够解决在设置于门的锁闩卡定到设置于门框的门锁扣盒的状态下,因包括室内、室外气压的变化在内的各种外力的施加而导致门在晃动的过程中产生声音的现有锁扣盒的问题。
背景技术
通常,室内门或出入口用门维持关闭状态或者为了安全或保护私人隐私而具有锁定(lock)功能,在门设置有向前后露出的把手部件,在门的侧面设置有作为与上述把手部件相连接来进行工作的锁定器具的锁闩组装体(又称为“锁栓销”或“暗锁”)。
并且,在门框设置有扣入并卡定上述锁闩组装体的锁闩的锁扣盒,上述锁扣盒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制作、由铸件制作或用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等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现有门锁扣盒中,在插入并卡定锁闩组装体的锁闩的状态下,门锁扣盒1的前后宽度D大于锁闩2的厚度d,因此,在室内、室外的气压发生变化或刮风的情况下,门3将会前后晃动,且锁闩2将会与锁扣盒1的前端部、后端部发生碰撞并产生噪音,这不仅影响睡眠,也成为心理上感到不安的因素,并成为消费者对门的质量及产品完成度失去信心的主要因素。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揭示了具有专利文献1的可变型螺栓插入部的锁扣盒组装体,这可调节插入门栓和锁栓的螺栓插入部的大小,从而可以防止门的晃动,但是,其结构需要调节板、调节螺栓以及挡止部等的结构要素,从而,结构变得复杂且需要频繁地设置这些部件。
并且,在专利文献2的推拉式门锁定装置用锁扣盒中,下部弯曲面约弯曲70~80度,只要锁栓从暗锁中突出,则将持续维持线性接触的状态,从而,可以防止门的移动,但是,在向一方向推或拉门的情况下,锁栓沿着倾斜的下部弯曲面滑动并有可能发生门被打开的情况。
并且,专利文献3的防止门晃动用门锁锁扣盒组装体中,即使反复的冲击,锁扣盒也可以固定在最优位置,当锁扣盒外罩与上锁扣盒相结合时,根据锁扣盒外罩的突起位置改变锁扣盒的横向孔(缝隙)中的固定螺丝紧固位置,但是,这需要锁扣盒具有额外的壳体,由此,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因反复的冲击,紧固位置将发生改变,导致防止锁扣盒移动的效果将会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41363号(2014年09月11日授权)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2014-0002186号(2014年04月17日公开)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10-2017-0009020号(2017年01月25日公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善锁扣盒的剖面形态,使得锁闩在扣入锁扣盒的状态下,可以没有前后游隙地维持紧贴状态,以可以解决在设置于门的锁闩被设置于门框的门锁扣盒卡定的状态下,因包括室内、室外气压的变化在内的各种外力的施加而导致门在晃动的过程中产生声音的现有锁扣盒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成勉,未经宋成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