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润滑带状织物、宽幅织物及其制得的筒状织物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2748.X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尤娟;刘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0 | 分类号: | D03D15/20;D03D35/00;D03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带状 织物 宽幅 及其 用途 | ||
一种自润滑带状织物、宽幅织物及其制得的筒状织物和用途,该带状织物包括织物A部以及分布在织物A部两侧的织物B部,所述织物A部包括由氟素纤维所形成的氟素纤维层及其他纤维所形成的其他纤维层,所述氟素纤维层中氟素纤维形成的织物组织点的平均屈曲高度比其他纤维形成的织物组织点的平均屈曲高度高0~1200微米。该织物具有摩擦系数低、耐磨损性能优异、贴合强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带状织物、宽幅织物及其制得的筒状织物和用途。
背景技术
横向稳定杆,又称防倾杆、平衡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是用稳定杆衬套与车身或车架铰接相连,两端通过侧壁端部的橡胶垫或球头销与悬架导向臂连接。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并能吸收由于路面凹凸传递给车身的振动,抑制由于稳定杆扭转而产生的摩擦、噪音,从而提高汽车的走行稳定性以及人员的驾乘舒适度。
目前,在传统的稳定杆部件中,直接采用橡胶衬套与稳定杆结合的方式。然而,橡胶衬套与金属稳定杆直接接触,在某些特定场合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急转弯时由于扭矩过大,橡胶与金属稳定杆摩擦易产生噪音,或者在严寒的户外环境下橡胶弹性变差,甚至失去弹性,从而导致防振橡胶失效。另外,由于橡胶自身的老化也会使得防振橡胶逐渐出现龟裂以及弹性变差的现象,从而导致防振橡胶与稳定杆的摩擦增大,甚至失去作用。若采用传统的橡胶衬套,就会对汽车的走形稳定性带来很多潜在问题,从而导致防振橡胶部件发生严重的摩擦磨损,甚至引起防振橡胶的损坏和失效。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取代传统防振橡胶的自润滑防振橡胶,应用于汽车稳定杆。
对于汽车稳定杆的衬套,除了要求低摩擦特性之外,还要求较高的耐久性。随着新材料的研发以及加工技术的创新,人们相继开发出了一种采用聚四氟乙烯衬垫作为自润滑材料与防振橡胶贴合,应用于自润滑防振橡胶中。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极低的表面能,与橡胶的结合力较差,使用时由于外力作用聚四氟乙烯层容易发生剥落,从而导致聚四氟乙烯衬垫与橡胶的复合材料作为自润滑防振橡胶在使用时,聚四氟乙烯层很容易受稳定杆扭转力的作用而脱落,特别是在条件苛刻的驾驶条件下,更易导致防振橡胶失效,甚至会威胁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中国公开专利CN201037507Y中公开了一种柔性滑动轴承,该柔性滑动轴承,包括管状滑动轴承。所述管状滑动轴承的管壁包括三层,其外侧为橡塑骨架层,中部为结合层,内侧为工作层;所述结合层为涤纶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层;所述工作层为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层。由于管状结合层的编织物需要采用特殊的经编机进行加工制造,不仅会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由于编织物结构比较疏散,在与橡胶(塑料)进行热硫化(热熔合)加工时,流动状态的橡胶很容易渗入编织物内部,并且从作为工作层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层的表面渗出,污染工作面,这样不仅影响了滑动轴承的自润滑性能,而且工作面的橡胶与金属等部件直接产生摩擦,导致工作层加剧磨损,带来噪音,从而影响滑动轴承的长期稳定使用。
又如日本公开专利特開2013-83022中公开了一种防振橡胶用伸缩性织编物,该伸缩性织编物由多层构成,一层是由氟素系纤维以及聚氨酯弹性丝构成的滑动面,一层为含有选自聚酯、尼龙及聚氨酯纤维的与橡胶结合的固着面。由于该伸缩性筒编物为经编构造,需要采用特殊的经编机进行加工制造,不仅会带来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由于编织物结构比较疏散,在与橡胶(塑料)进行热硫化(热熔合)加工时,流动状态的橡胶很容易渗入编织物内部,并且在作为工作层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层表面渗出,污染工作面,这样滑动轴承的自润滑性能有可能下降,而且工作面的橡胶与金属等部件直接摩擦,导致工作层加剧磨损,带来噪音,从而影响滑动轴承的长期稳定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系数低、耐磨耗性能优异、贴合强度高的自润滑带状织物、宽幅织物及其制得的筒状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结构体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下一篇:片材及片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