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轮结构体及带轮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2811.X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岛村隼人;今井胜也;团良祐;森本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02B67/06;F16C17/02;F16C33/10;F16C33/20;F16F15/12;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轮结构体(10),具备:筒状的外旋转体(2),绕挂带(B);内旋转体(3),设置在外旋转体(2)的径向内侧,能够相对于外旋转体(2)相对旋转;及受扭螺旋弹簧(4),配置于在外旋转体(2)与内旋转体(3)之间形成的弹簧收容空间(8),至少在带轮结构体(10)一次也未动作的状态下,向内旋转体(3)的与受扭螺旋弹簧(4)的内周面(42)相对的相对面(34)涂布含有防锈剂的润滑脂(2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两个旋转体之间形成有弹簧收容空间的带轮结构体及该带轮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由发动机的动力来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等具有大的惯性力矩的辅机的驱动轴上,以吸收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速度的变动为目的,连接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轮结构体。
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轮结构体具备:绕挂带的外旋转体;设置在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且能够相对于外旋转体相对旋转的内旋转体;及配置于在两个旋转体之间形成的弹簧收容空间的受扭螺旋弹簧等。该带轮结构体具有经由受扭螺旋弹簧而在外旋转体与内旋转体之间传递或切断扭矩的离合器机构。
上述两个旋转体为金属制,因此如果生锈而介于受扭螺旋弹簧与旋转体之间,则存在离合器机构等的功能下降而寿命变短的可能性。因此,对较多的部分实施防锈用的涂装。另一方面,例如在弹簧收容空间内的与受扭螺旋弹簧接触的部分等处,涂装可能会剥落,因此取代上述涂装而使用含有防锈剂的润滑脂。更详细而言,润滑脂在带轮结构体的组装时以膏剂状的块的状态被投入到弹簧收容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润滑脂在常温下粘性高且难以流动,因此根据例如交流发电机的动作试验等,通过使带轮结构体旋转而提升弹簧收容空间内的温度,提升润滑脂的温度而使粘度下降。以该状态使带轮结构体旋转,由此,防锈剂由于离心力等而向两个旋转体的面向弹簧收容空间的部分扩散。这样,与使防锈剂逐一附着于面向弹簧收容空间的整个区域的情况相比,劳力和时间大幅削减,并将防锈剂的使用量抑制成必要最小限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6-156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润滑脂单纯地以块的状态向弹簧收容空间内投入的情况下,润滑脂成为仅与弹簧收容空间内的不特定的一部分接触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热面积小等的理由,润滑脂难以传递热量,粘度难以下降。因此,在使带轮结构体旋转时,可能难以使润滑脂扩散至两个旋转体的面向弹簧收容空间的区域的各个角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使防锈剂扩散到面向弹簧收容空间的整个区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带轮结构体连接于发动机的辅机,经由带被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所述带轮结构体具备:筒状的外旋转体,绕挂所述带;内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旋转体相对旋转;及受扭螺旋弹簧,配置于在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形成的弹簧收容空间,至少在带轮结构体一次也未动作的状态下,向所述内旋转体的与所述受扭螺旋弹簧的内周面相对的相对面涂布含有防锈剂的润滑脂。
根据本发明的带轮结构体,在带轮结构体一次也未动作的状态下,含有防锈剂的润滑脂成为涂布于与受扭螺旋弹簧的内周面相对的内旋转体的相对面的状态。由此,与润滑脂单纯以块的状态向弹簧收容空间投入的情况相比,与内旋转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在辅机的动作试验时等,内旋转体的热量容易向润滑脂传递,润滑脂的温度容易上升,粘度容易下降。而且,形成弹簧收容空间的面中的配置于径向内侧的相对面被涂布润滑脂,因此润滑脂容易遍布内旋转体,并且内旋转体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润滑脂,因此润滑脂向径向外侧也容易扩散。因此,能够容易使防锈剂扩散到面向弹簧收容空间的整个区域。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带轮结构体以所述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相对面上的所述润滑脂的厚度为2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未经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