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轻质防护服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2947.0 | 申请日: | 201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萨蒂亚普利亚·达什;瓦伦·巴特;拉胡尔·德马尔;维杰德拉·拉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文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12 | 分类号: | D03D15/12;A62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印度古*** | 国省代码: | 印度;IN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防护服 可穿戴 轻质 衣物 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 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 阻燃粘胶纤维 抗静电纤维 尼龙66纤维 纤维共混物 入射能量 湿法加工 预定方式 聚合物 纱线 共混物 服装 恒星 制衣 穿戴 纺纱 破裂 赋予 吸收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通过阻止破裂和/或通过吸收任何入射能量的至少一部分来赋予穿戴者保护的织物和/或服装/衣物。本文所述的织物/服装/衣物包含由聚合物的共混物制成并以恒星编织法编织的纱线。纤维共混物包含预定比例的阻燃粘胶纤维、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尼龙66纤维和抗静电纤维。制造用于可穿戴轻质防护服的织物的方法包括以预定方式进行的纺纱、编织、湿法加工和制衣过程。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阻燃防护服的织物,其特别赋予针对电弧和/或闪火的防护,以及制造所述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弧通常具有数千伏特和数千安培的电流。阻燃个人防护服通常用于保护人免受这种电弧和/或闪火的风险。然而,当通过使用阻燃纤维制造织物和服装/衣物时,由于阻燃纤维的较低拉伸强度,织物或服装/衣物在暴露于电弧的强热应力时可能容易破裂。织物/服装/衣物的这种破裂可能使穿戴者由于入射能量而受到额外的伤害。此外,电弧比例如来自闪火的入射能量强得多。因此,为了给穿戴者提供保护,服装或织物必须抵抗电弧能量通过织物传递给穿戴者。然而,由于破裂,直接在织物中形成孔,其将表面或穿戴者暴露于入射能量。
目前,用阻燃溶液处理的棉或棉/尼龙66织物/服装/衣物可以斜纹、平纹或格子(rip stop)编织获得,但这些重量较重(例如,大于250gsm至450gsm)。观察到棉/变性聚丙烯腈阻燃聚合物混纺织物/服装/衣物在斜纹、平纹或格子编织时也较重(例如,大于220gsm(220至300gsm))。有由变性聚丙烯腈或聚丙烯腈(PAN)碳纤维与芳族聚酰胺的共混物制造的织物,但观察到它们在斜纹、平纹或格子编织的150至250gsm范围内具有有限的颜色选择。因此,目前已知的织物具有高重量和/或有限的颜色选择和有限的漂白抗性和/或非常严格的洗涤/护理说明。
此外,如果工作场所含有高度易燃材料,则防护服上可能产生的静电提高了火灾危害的可能性。
因此,需要与用于防护服的现有织物/服装/衣物相比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并且在重量、颜色选择和洗涤/护理方面也提供容易和灵活性的防护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为穿戴者提供保护的轻质织物和/或服装/衣物形式的阻燃防护服,以及制造所述织物/服装/衣物的方法。本发明的轻质织物通过吸收入射能量而抵抗破裂,从而为穿戴者提供保护。
本文所述的轻质织物/服装/衣物包含由聚合物纤维的共混物制成并以恒星编织法编织的纱线。聚合物纤维的共混物包含预定比例的阻燃粘胶纤维、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尼龙66纤维和可选的抗静电纤维。制造用于可穿戴轻质防护服的织物的方法包括以预定方式进行的纺纱、编织和湿法加工的工序。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阻燃防护服的轻质织物,所述轻质织物包含占织物总重量的按重量计约40%至约60%的阻燃粘胶纤维;占织物总重量的按重量计约25%至约40%的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占织物总重量的按重量计约5%至约10%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和占织物总重量的按重量计约5%至约10%的尼龙66纤维。有利地,轻质织物基本上不含天然存在的纤维,包括棉、黄麻等,或者基于轻质织物总重量,可以包含按重量计小于5%的天然纤维,包括棉、黄麻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轻质织物可还包含占织物总重量的按重量计约0.4%至约3%的抗静电纤维。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制造第一方面的用于阻燃防护服的轻质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定比例的纤维纺纱以形成纱线,编织翘曲纱线以形成恒星编织织物,对织物进行湿法加工,在拉幅机上用亲水性柔软剂处理织物以促进织物的柔软手感,以及对经处理的织物在长度和宽度上进行防缩处理,以提供具有永久尺寸的轻质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文德有限公司,未经阿文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2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